第23部分(2 / 4)

小說:四大名捕系列 縱橫 作者:青詞

欠推口了一帖,道:“你留著一帖,反正,你很快便回來的。”

鐵手笑道,“便是。”

隔岸的八無先生卻不明白他們交談什麼,但他要急著趕在水勢前去下游去營救人,便大叫道:“我得走了,趕山下救人去!”

說著,又舉起了一隻拳頭。

向天。

天色剛破曉。

亮得昏昏眩眩的,帶點荒唐的混沌著。

小欠也舉起一隻手。

也一樣拳眼向天。

他向對峰的人士叫道:“我守這兒.”

沒料,還有一隻手也握著拳舉向了天。

那是鐵手的手。

鐵手發聲喊道:

“我丟山上救人!”

三個人,各在峰邊、風中、雨裡,各舉起了一隻手。

各以一隻拳頭舉在空中。

大河譁然。

曉色仍昧。

他們各有責任在身,得趕山上、山日、山下各奔前前程,但又互敬互重,互為支援。

這是三個性情、身世、背景都完全不同的人。

但卻隔著洶湧的洪水,作了同一個手勢。

這之後,溫八無擰身往水流下游掠去。

鐵手向小欠咯一頷首,也折身翻山越嶺,繞道高地撲向遭祝融之災的抱石寺。

只留下小欠守在這高漲怒湧的一文溪畔,不文山下。

別過兩人,鐵手全力趕赴大角山的“抱石寺”。

他不能往山下的路走。

因為平地上的走道已遭洪流卷噬。

他往高處趕程,繞山腰走,是以,直到大角山時,已多走了三倍的路。

但他還是在天亮以前趕到那兒。

由於是繞山而行,行到大角山腰坳處,猶可見峰上湧動著一片黑雲。

這一路,他雖猛提起一口氣趕行,但也不忘了沿途留意這“大山林”地帶沉沉曙色時的奇景。

天意翻了魚肚白,山色已黑黑轉了灰,黎明將升至,旭日將升未升,那一條破洪的大江,在腳上越來越細,但也越伸越長,怒吼著、悲嗚著、折騰著往西北獨身流去。

晨風撲面。

雨勢已小,毛毛而降,那水流帶動的火勢,雖多已為洪水淹滅,加上下了一陣雨,大部分火頭已熄,但仍有幾處大嶺,在山裡燃著,明滅不已,且升起了沖鼻的焦味。

縱是在如此趕忙的情形下,他仍在留意山景、水勢,並生起了感慨——不管是誰,如是目的旨在殺害他而已,卻使得洪流崩決、熱火肆威、生靈塗炭、殃禍百里,那就太令人髮指了,要不是下了一場及時雨,情況恐怕更不堪想像!

不管幹這事的人是誰,在公在私,為人為已,他都一定將之繩之於法,甚至不惜格殺當前!

他下了這樣的決心,一路上,還把從進入三陽縣起所發生的事,來龍去脈的想了一遍。

一一諸葛先生告誡過他(以及他的師兄弟們):任何時侯,任何情境,都莫要忘了好好欣賞眼前美景,當下心境。

否則,人就算白過這一生了:因為人只有一生,快活是過,憂傷也是過;人應當要自找快活、不尋煩惱,不要錯過眼下當前每一刻。

鐵手聽了。

信了。

所以他把握住每一刻,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

他也活得虎虎生風。

當他在天色全然破前趕上了大角山的抱石寺,正好,太陽出來了。

初時只是蛋黃般的一個,沉沉的,潤潤的,十分文靜的,但突爾一跳,就跳上雲層來,好像分代成了三個似的。催人燦眼的,幹道金光,似都在發出尖笑歡呼,連光線都是煩躁驚喧的。

他一到“抱石寺”,就看見一具抱著石頭的屍體。

第十一章 慈悲謀殺案

一、抱石而亡

“抱石寺”之所以給命名為“抱石寺”,就是因為在山巔、寺前有一塊奇異的大石。

這石質十分奇物,天下罕睹,堅硬如鋼,用刀用劍刻刮也不見得能刮下個較大的缺口來、而且這石大得像一座房子,因底部石作稜型,根基未固,故遇大風時這石竟迎風而動,十分驚險,蔚為奇景,吸引鄰近無數遊人騷客,前來欣賞。

遊人多了,才在此建寺;寺建久了,香客就更多了,這“抱石守”連同寺前的飛來大石,就更聲名遠播了。

人都說這是隕石。

人們都相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