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成為汝陽王王妃,但她卻放下了,尋找屬於她自己的幸福,彎月身上同樣有嫣然值得學習之處。彎月心計不純,但嫣然不討厭她。
“表哥,咱們都活在世俗裡,誰都想過得更好更幸福。”
趙睿琪說道:“我明白。”
他會馬慢慢的從母親故去的陰影中走出,握住嫣然的手,“我會讓你幸福。”
“不,咱們是一起幸福。”嫣然靠近趙睿琪,“表哥,我會等你來娶我。”
守孝三年一晃而過,汝陽王世子官居光祿大夫,是皇帝的寵臣,他提出稅制改革,給帝國增添了許多的收入,和已經做到巡撫的傅俊卿並稱帝國年輕一代的翹楚。
原本按照帝國風俗,汝陽王給嫻娘守一年已經是情深意重了,汝陽王雖然在一年後同孟家再結親,卻說是遵循嫻娘遺願,並且汝陽王在下聘孟氏貞娘時,當眾表態,會等到兒子趙睿琪成親後在迎娶繼妃。
於是,嫣然會先於貞娘嫁入汝陽王府。三年中,不僅趙睿琪成熟了,穩重了,嫣然同樣成為帝國名媛,有安寧公主的指點,皇后娘娘的提攜,嫣然本身也不笨,她在京城頗有名聲,雖然驕傲難改,但誰提起她都會讚一聲——世家貴女。
尤其是一年前,在番邦來朝的宴會上,一國使者鄙夷帝國小姐柔弱,沒開國皇后的風姿,並且故意提出難題,想要瞻仰身開國皇后曾經舞過的劍法。皇帝雖然惱怒,但也不好回絕,正在為難時,宴會上的火燭滅了,大殿裡一片漆黑,等到中間有瑩瑩亮光時,有一女子的倩影投在屏風幕布上,女子手中寶劍揮舞,演練的正是那套據說失傳已久的劍法。
皇后在皇帝耳邊輕聲說:“是安平侯府李嫣然,安寧那丫頭的徒弟。”
皇帝放心的欣賞劍法,看到番邦使臣的震驚,“安寧不負朕望收了個好徒弟,汝陽王世子好福氣,他們是天作之和。”
雖然皇帝沒說舞劍的是誰,但隔日皇后便厚賞了李嫣然,舞劍之人成了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