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好光明正大地把大皇子打壓下去。所以,這場春祭,根本就是一個針對大皇子所設下的圈套——誰會相信,皇帝之前沒察覺是大皇子夥同大光明教的人在京城裡興風作浪?
興耀帝肯定早就查明瞭真相,偏偏要演這麼一齣戲給群臣和宗室們看,就是要讓大家無話可說——不是朕狠心,是大皇子要謀反!
原本可以私下逮捕大皇子及其黨羽,卻非要把事情鬧大。皇帝的心思,是個人都能猜到了。
說實話,大皇子一點也不冤。
爭奪皇位也就罷了,居然還屢次勾結邪教的妖匪在京城中興風作浪,試圖刺殺皇父。普通人謀殺親父,也要凌遲處死,何況他想謀害的人是皇帝?
只能說大皇子想奪位想瘋了,眼看著外祖家失勢、母親失寵、自己被遷居宮外,才會受了大光明教的引誘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吧。
當然,這些想法也只是在大家腦子裡轉悠著罷了。事情的真相與詳情,誰也沒有頭緒。至於大皇子為何那麼愚蠢,會帶著妖匪進會場圖謀不軌,這個真是······傻到了一定的境界。
“不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皇上千萬不必對這等奸佞心慈手軟,否則將助長奸賊膽壯,令忠臣寒心!”
這回跳出來的是信安王爺。這位老王爺別看是個武夫,對朝政的敏感程度還遠在許多文臣之上,不然人家能鹹魚翻身麼?
誰都知道信安王府和於家是死對頭,信安王爺這種時候踩上一腳才是正常,大家都不會覺得奇怪。
有了這兩位文官和宗室的代表發言,群臣也就醒悟過來,頓時爭先恐後地抨擊起大皇子的罪行。
這些人都是能滔滔不絕說上幾天幾夜的主兒,一人罵一句就夠瞧的了。還有那原本和大皇子走得近、卻還不算死黨的,這種時候更加瘋狂地撇清起自己來,罵得比別人還狠。
皇貴妃就那麼呆坐在地上聽著群臣上諫,耳朵嗡嗡直響,似乎已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也沒人敢再去攙扶她,就任由她在那兒出醜。
陶皇后心中的暗爽簡直難以用筆墨來形容——她才不是為死對頭皇貴妃母子倆倒臺而感到高興那麼簡單,而是,自己生的二皇子從此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她這皇后的寶座,看來應該是保住了啊…···皇上英明!
在群臣的上諫告一段落後,興耀帝以手掩面,似乎很是痛心地啞著嗓子說:“眾愛卿言之有理,但大皇子年紀尚幼,怕是受了奸人蠱惑才會做出這等事來……”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為大皇子開脫的意思,可大家都知道皇上安排這一幕就不是為了讓大皇子脫難的。
眾人更加義憤填膺地表示處置大皇子是群眾的意見,不處置這等逗賊,真是天理難容云云。
皇帝又表示了自己的難過,但在群眾們強烈得不能再強烈的懇求下,才“勉強”同意把大皇子交由宗正寺處理。
大臣們“得償所願”,於是又紛紛讚頌皇帝是多麼的仁慈,大皇子這般作為,皇上還念及父子之情不忍處置。然而最後皇上為了大局著想,還是毅然壯士斷腕,這是何等的聖明啊······
就在這樁驚天的“大皇子謀逆案”發生當日傍晚,手上還捆著繃帶的夏涵,請了五位叔伯陪同,前往信安王府請罪。
請罪的理由是——他玷汙了凌家小姐的清譽!
信安王府的主子們,從老王爺到梁世子、張氏等等,在大廳裡呆瞪著雙眼,看著這位本朝最年輕的寵臣五體投地地拜伏在他們面前懺悔。
而“受害者”舒綠的長兄凌展眉同志,則表現得極為憤慨,號稱自己妹妹是何等冰清玉潔的女子,就算被賊人殺死也不會願意被男子抱著避開兇器,等等······中心思想就是,夏涵就不該出手救人!
還別說,展眉這邏輯在當時的禮教背景下屬於主流言論,誰聽了也挑不出錯處來。
夏涵懺悔得極其真誠,說自己當時就是腦門子發熱一時衝動,如今給凌家小姐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名譽傷害,他決定——要向舒綠求婚!
第三百二十六章:定親!?
夏涵這突如其來的求親,連信安王府這些經歷了半輩子驚濤浪的主兒也沒法淡定了。
上午在太廟時舒綠被捲入騷亂隨後昏倒,這府裡誰都知道。大多數人也都聽說,當時是夏涵救了她,結果還被展眉打了一巴掌。
可府裡的主子們,還是更關心自家會在這次的政壇大博弈中獲得多少好處。反正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