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的資格,只是誰也不敢說是自己劫持的皇子,大宋畢竟是注重皇權的時代,忠君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絕對無人敢將這個大帽子攬過來,一時仍舊是沒有聲音。
“如今本王大難未死,而皇帝卻已經駕崩,如論長幼自然是本王最先繼承帝位,更何況太皇太后親手將玉璽賜給本王,這是朝中重臣所見,難不成你們要忤逆太皇太后的做法不成?”趙雲天又是一記重磅,太皇太后雖然已死,眾人也可以投向其他派系,但卻無人敢說太皇太后的做法不對,那樣肯定會給政敵留下口食,以此大加攻擊,所以眾人依舊沒什麼言語,只是臉上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趙雲天的臉色逐漸冰冷,口氣冷冽的說道最後一句:“本王今日便要啟程回黃山,這皇帝誰來做本王不管,若是再想找本王的麻煩,今日這石碑便是見證!”此話說完雙掌齊出拍向門外遠處的兩座巨大石碑,石塊四散飛濺中夾雜著幾聲慘叫,自然是那些在石碑旁邊的倒黴侍衛。天崩地裂的聲音過後一處石碑已是四散裂開,一處石碑卻是隨著微風漸漸化作粉末,現場之人無不膽顫心驚,想要留下趙雲天的雍王和曹王更是兩眼發直,口中“咕嚕、咕嚕”的不停吞嚥著口水,卻許久說不出話來。
趙雲天幾人就在眾人的驚訝中走了出去,眾多侍衛連趙雲天的雙眼都不敢對視,全都低頭注視自己的雙腳,惟恐趙雲天一時不快拿他們開刀。
“王爺,下官想要追隨王爺座下,還望王爺收留。”這會兒有人先反應過來,卻是跑過來對趙雲天表明忠心,如此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的話甚為乾脆,此人雖不是位極人臣,但也是從三品大員,如若跟了趙雲天,今後必定不會再有趙雲天的政敵用他,可見他是將寶全部壓在了趙雲天身上。
連高太后和向太后的親信之人都還在考慮,沒有馬上出來表明立場,卻不料此人卻如此大膽。其他無關大臣眼見趙雲天要退出皇位之爭,卻是不明白此人為何如此“痴呆”,竟然跟了個沒前途的王爺。
趙雲天打量了來人幾眼,卻沒想道大宋朝還有如此“識貨”之人,將此人從地上託了起來,趙雲天笑道:“收拾一下跟本王走吧,這裡沒什麼可留戀了。”
說完又看了眾人一眼,在一片“注目禮”中遠離了高太后的寢宮,而他的話語還在空中飄蕩:“真心投靠本王的便來黃山……”
作品相關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向太后指婚
趙雲天一行終於離開了皇宮,不過並不是在當日離開,既然向太后也要跟趙雲天去黃山,那自然不會是簡單的啟程就走,一幫太監宮女忙活了整整三天,才將所有東西準備齊全,願意跟隨趙雲天而去的幾個大臣也都帶了家眷隨行,其中還有一群侍衛沿途相送,眼神中都是充滿了希望。
有人說他們很傻,跟了趙雲天一個不爭奪皇位的王爺,但這些人心裡早有打算,隨行的侍衛看的是趙雲天那兩掌的威力,普天之下能有此陰陽掌力之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人,普天之下能接此掌力的兩人也無從尋找,為何說兩人?因為一人更不可能承受趙雲天的雙掌之威。至於跟隨趙雲天的幾個大臣,他們則是看上了他在雍王和曹王面前威風凜凜的氣勢,每一句話都壓得兩個歷經風浪的王爺喘不過氣來,趙雲天自然不會有什麼王霸之氣,但他久居上位而來的氣質卻是不容忽視,在他們眼中趙雲天的氣勢就已如歷代帝王君臨天下一般,群臣束手無可睥睨。只是有心人太少,真正不顧一切追隨趙雲天的大臣更少,寥寥數人而已,可卻無人想到十餘年後這幾人的權勢雖然不能隻手遮天,但卻也有呼風喚雨之能。
“母后累嗎?要不要在前面歇一會兒?”一路行向黃山並不是太過好走,有時路途崎嶇,這日才離開京城不到二百里,而向太后一向沒走過這裡。這會兒坐在馬車中還是有些微感顛簸。
近來向太后練習趙雲天給她的內功心法也有一定成效,雖然沒練出多少內力,但體質卻是增強了不少,聞言掀起了車簾笑道:“還是加緊趕路吧,今日也剛走了不遠,還是早日到了黃山也好讓皇兒安心。”
如今皇位爭奪異常激烈,玉璽又在趙雲天手中。向太后地擔心自不是沒有道理,趙雲天也只得同意道:“母后再忍耐幾日。黃山離京城倒也不是太遠。”
向太后點了點頭,坐回車內繼續閉目養神,趙雲天在一旁喚來了蕭夜雨和羅金鵬:“前兩日為師給童越發了書信,只等他派人前來接應,如今有眾多侍衛護送,還有當初從王府內進宮的婢女和太監,你們也不用擔心。現在就去遼國將阿朱和阿紫接來吧。”
羅金鵬對趙雲天的話從不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