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2 / 4)

小說:神凋天龍游記 作者:吹嘻

邁壯闊的胸襟與情思。他的詩歌往往於儒雅中時時溢位豪放與灑脫。如《蒲劍》詩:“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風斫碎一川波。長橋有影蛟龍懼,流水無聲日夜磨。兩岸帶煙生殺氣,五更彈雨和漁歌。秋來只恐西風惡,銷盡鋒稜恨轉多。”菖蒲本是一種有細長型葉子的植物,作者看到的菖蒲卻化作寒氣襲人的三尺青鋒,眼前景變成殺氣騰騰的戰場;而“銷盡鋒稜恨轉多”一句抒寫了作者胸中的抑鬱不平之氣。

貫雲石儒、佛、道兼修,早已參透生死。他隱姓埋名,易服藏跡,定居在錢塘(今杭州)正陽門外,靠賣回藥為生,與友人或參禪論道,或吟詩弄曲。明代文學家李開先的《詞謔》記載了貫雲石的一則軼事:“一日,郡中數衣冠士遊虎跑泉,飲間賦詩,以‘泉‘字為韻。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問其故,應聲曰:‘泉、泉、泉,亂迸珍珠個個圓。玉斧斫開頑石髓,金鉤搭出老龍涎。‘眾驚問曰:‘公非貫酸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飲,盡醉而去。”1324年,他剛三十九歲便病逝於杭州,臨終前口占一首《辭世詩》:“洞花幽草結良緣,被我瞞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圓。”詩中沒有絲毫悲涼之氣,他置生死於度外的超脫與自信、達觀與幽默卻長留人間。

貫雲石的詞今存2首,其一是《水龍吟…詠揚州明月樓》:“晚來碧海風沈,滿樓明月留人信。璚花香外,玉笙初響,修眉如妒。十二闌干,等閒隔斷,人間風雨。望畫橋簷影,紫芝塵暖,又喚起,登臨趣。回首西山南浦。問雲物,為誰掀舞?關河如此,不須騎鶴,盡堪來去。月落潮平,小衾夢轉,已非吾土。且從容對酒,龍香涴繭,寫平山賦。”這首詞描繪了明月樓巍峨秀美的景象,表達了詞人超然物外的所思所感,頗為後世文人所稱道。

由於家學影響,貫雲石的孫女也能寫詩填詞。《元史…小云石海涯傳》載:“孫女一人,有學識,能詞章”。可惜,史書上未留下這位女詩人的名字和作品。

薩都剌(1300?—1355?)字天錫,號直齋,元代回族(蒙古族?)詩人。他出生於代州(今山西代縣),因代州古稱雁門,遂為雁門人,其詩集名為《雁門集》,存詩700餘首,詞15首。薩都剌以寫宮詞、樂府詩著名,如《芙蓉曲》,這些作品受晚唐李商隱、溫庭筠詩風的影響頗深。薩都剌一生遍歷南北各地,他的記遊寫景詩較多,詩風雄厚、沉鬱、清麗兼備,如《上京即事》:“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薩都剌也善於寫詞,《滿江紅…金陵懷古》和《百字令(念奴嬌)…登石頭城》兩首詞被廣為傳誦。如《滿江紅…金陵懷古》:“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訊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蛩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詞人面對古今興替、人事變遷,不禁懷古傷今,感慨萬端。如《百字令(念奴嬌)…登石頭城》:“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月旌旗,連雲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裡,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裡,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作者登高覽景,弔古傷今,情調蒼涼,筆力凝重,人生無限感慨寄寓其中。這兩首詞流傳很廣,至今仍傳誦不絕。

泰不華(1304—1352年),一作達普化,字兼善,元文宗賜名泰不華,蒙古族。世居東北白野山,其父塔不臺因任職台州錄事判官遂居臨海。因父早亡而家道中落,被當時名儒周仁榮收養。延祐八年(1321年)參加江浙鄉試獲第一名,次年京試高中狀元,年僅18歲。泰不華有詩集《顧北集》,今存詩25首。其詩多酬答唱和,如七律《贈堅上人重往江西謁虞閣老》。《元史…泰不華傳》“泰不華,字兼善,伯牙吾臺氏。初名達普化,文宗賜以今名,世居白野山。……家貧,好讀書,能記問。集賢待制周仁榮養而教之。年十七,江浙鄉試第一。明年,對策大廷,賜進士及第,授集賢修撰,轉秘書監著作郎……至正元年,除紹興路總管。革吏弊,除沒官牛租,令民自實田以均賦役。行鄉飲酒禮,教民興讓,越俗大化。”除詩歌創作外,其書法作品也冠絕一時,被歷代鑑賞家視作珍品。

迺賢(1309—?)字易之,號河朔外史,突厥合魯(葛邏祿)部人。其家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