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訊息,官府也知道了。 盧照鄰本來負責教化、稅賦,聽到崔明等人來商議“人販子”的事,他無奈地說:“緝捕盜匪,按例是各縣令、縣尉負責,你們問我,我也不曉得啊!” 偏趙太守這節骨眼兒又不在! 崔明苦著臉:“安東州地廣人稀,各縣所轄都大,有些縣沒有縣尉、差吏也沒幾個,去哪裡查匪徒?” 人販子的事處理不好就人心惶惶,誰家沒有小孩子呢? “有沒有線索?怎麼就言之鑿鑿的說是道士?”盧照鄰問。 他就是不懂陰謀,也覺得這事不對勁…… 趙太守進城,人們就是說這是個吃小孩子的道士! 偏偏趙太守不在城中,就有年輕道士“偷人”。 難免有人聯想,會不會是趙太守假作出海,實則暗地裡偷小孩子? 想到這裡,崔明慶幸:“好在使君這一年來辦了許多事,百姓都認同他,這些流言一時興不起大浪。” 要是剛來的時候就發生這種事,真是百口莫辯! 當務之急,還是儘快破案,把人販子捉拿正法,消除百姓的恐慌。 太守府人手也有限,且大多跟七郎出海了。 幕後之人覷準這個時機,就是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首先是要把案情報給蕭凌。 報到上一級,雖然最後功勞也會變小,但有什麼過錯,也有人兜著。 當然,他們也不可能閒著……歷來兇案,都有首發地負責的規則。 全城立刻行動起來,差吏、兵丁四處搜查可疑之人,互市監市舶使周崇禮整理出近三個月進出安東州的外地商賈名錄。 “再往前的資料,我一時查不到。”周崇禮彙報,“這份名錄包含各地來安東州的商賈,其隨從人員人數、在安東的住處、來往人家。” 崔明和盧照鄰等一起研究這份名錄,試圖查出蛛絲馬跡,官衙裡日夜忙碌。 但近幾個月,來往安東州的商賈,比往年多十倍不止,構成更是複雜。 誰是最可疑的人? 查閱核驗名單需要時間,必須多管齊下。 正所謂“蛇有蛇路,鼠有鼠路”,三教九流都有自己的門路,宗教人士相互之間也有關係……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聯絡。 盧照鄰等人也到蘭若寺,趙七郎的便宜徒弟慧寶和尚,查拐帶小孩子的假道士蹤跡。 官府那裡還沒有從繁雜的資料中查出什麼明確的線索,但過了兩天,遼東城蕭凌卻傳回一個訊息……朝廷收到遼東的奏報後,有意將楊萬春、高延壽召進長安問詢。 董月明得到訊息,敏銳地覺得楊萬春是第一嫌疑人。 會不會是楊萬春嗅到危險,狗急跳牆對七郎出手? 想一想,假如丹東城亂起來,百姓仇視七郎,把七郎轟走……那朝廷肯定會降罪,楊萬春也有理由開脫了。 七郎質疑楊萬春和高延壽勾結東突厥造反,現在七郎自己是個罪人,他的話還可信嗎? 董月明覺得,既然從犯罪現場這邊一時查不到頭緒,就倒推嫌疑人。 ……說是你就是你,不是也得是。喜歡農門狀元()農門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