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陪著兩個哥哥在京城裡逛了幾日,圓通給他傳信……新封的文成公主來興國寺拜訪慈惠禪師和圓融師兄,讓他回寺中一起見貴人。 松州之戰已經結束兩年,朝廷允了吐蕃和親的要求,但和親並不是一答應下來就立刻把公主送過去,這其中有很多的禮節。 今年吐蕃派了國相祿東贊來迎親,皇帝從宗室中挑選了一位宗女,封為文成公主,待嫁吐蕃。 七郎對文成公主很好奇,得到訊息就收拾了一個小包袱,提前一天去興國寺。 趙二郎和趙四郎看七郎收拾的包袱裡有一件亮閃閃的僧袍,驚訝地說:“你還要做和尚嗎?” 七郎淡定地說:“充神棍的時候,僧袍比較有說服力。” 不過這一次貴人要見的主要是二師兄圓融,這位二師兄曾去吐蕃弘法幾年,熟知吐蕃的情況。 僱了一輛牛車出城,到了興國寺,七郎就去了僧寮,他每次到興國寺,還是和圓通一起住。 第二天,他見到了文成公主。 七郎已經見過好幾位皇子了,公主卻沒見過。 他見到這位新封的文成公主,覺得公主就應該是這樣了。 文臣公主今年只有十五歲,生得面如朗月、色若春曉之花、膚若凝脂,就像夢中見過的塑像一樣,是端莊富貴的相貌。 公主在佛殿一一上香,在靜室中入座後,說明來意:“我即將嫁到吐蕃去,聽聞圓融法師曾去過吐蕃,見過棄宗弄贊。想來問一問,吐蕃到底是什麼樣的,棄宗弄贊又是怎樣的。” 七郎穿著僧衣,站在圓通身側,好奇地打量文成公主,對這位公主有些同情。 再尊貴端莊的公主,也只是個少女,要嫁到那麼遠的番邦,想必心中忐忑吧! “阿彌陀佛。”圓融溫和一笑……有些猙獰。 文成公主大約早聽過圓融的相貌,沒有感到驚訝,只含笑著請教。 圓融便說了起來。 “吐蕃臨近天竺各國,也有天竺的僧人去‘弘法’,和我們一樣。天竺也想在思想上佔據這片矇昧之地。我在那裡曾與天竺僧人辯經,勝者留下傳法,敗者就此閉口。” 聽圓融侃侃而談,就知他是辯經中的勝者了。 他又詳細講吐蕃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 文成公主安安靜靜地聽著,微笑:“多謝法師解惑。” 她本是大氣爽朗的人,皇帝的眼光不會錯。 文成公主面對令人恐懼的未來,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積極去迎接,又笑問:“不知那棄宗弄贊是什麼樣的人?” 圓融客觀地說:“棄宗弄贊年方二十三,驍勇善戰,可算一代雄主。” 想了想,他補充道:“這位吐蕃贊普長得比我好。” 在座的人看了看怒目金剛般的圓融,有些哭笑不得……這世上的男子,大多都長得比圓融和尚好吧? 文成公主微微頷首:“多謝大師指點。” 圓融點點頭,又細細說棄宗弄贊的崛起歷史。 文成公主最後向圓融致謝離開。 過了一段時間,聽說朝廷要選很多人跟隨文成公主去吐蕃,醫者、僧侶、商人、工匠、精通農事的都有,要將華夏先進文明傳播到吐蕃。 坊間許多人議論此事,有人說這是傳播王化,同化吐蕃人。 君不見,多少異族來到中原都接受華夏文明,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員? 也有人說,這樣是資敵,會強大吐蕃。 趙四郎蠢蠢欲動,想跟著和親隊伍去吐蕃。 “七郎,朝廷派那麼多人去吐蕃,是要開發這個地方?我跟著去走一走,看看是否有利可圖。”趙四郎說。 “這條路非常難走,高原反應不是開玩笑的,就算有利可圖,我認為沒有必要去掙這個辛苦錢。”七郎嘆道,“就算是傳播文明,我也捨不得四哥去。“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一旁的趙二郎說:“沒錯!在長安這繁華之地就好!” 趙四郎沉默了一會兒,說:“跟著和親隊伍去,還有官方的背景,我們也能更好地在長安立足。” “四哥,你真想去吐蕃,不是隨口說說?”七郎震驚,“四嫂絕對不會同意的!” 萬一你被吐蕃人綁去做上門女婿怎麼辦?喜歡農門狀元()農門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