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司馬管大帶著人送了一桶桶的海鮮來,恭敬地說:“漁民送來幾百斤海魚,給宴席加一道菜!” 又有契丹、靺鞨等族送些野雞、野兔之類,聊表心意。 趙義都客氣地收了,請他們到裡面入座。 “冠禮而已,竟然如此排場!”有看熱鬧的百姓讚歎。 “加冠者是一地主官,本地鄉紳富戶、遠近商賈,誰不給面子?” “何況,有蕭都督主持冠禮,許多人都想一睹蕭郎風采!” 正喧鬧間,只見幾輛馬車同時來了,自稱是新羅使臣。 趙義一邊迎了出去,一邊讓人報給七郎和董月明。 七郎接過禮單一看,那幾車賀禮倒罷了,不過是財帛一類。 另外有一個小匣子,由新羅使臣親自送到了七郎面前。 七郎看著匣子,淡然謝過,讓人把使臣帶下去,他才當著董月明的面開啟了匣子…… 裡面靜靜地躺著一個泥塑的小和尚,穿著錦繡僧袍,眉開眼笑、一臉狡黠,正是少年圓潤的形象。 回憶似開啟了閥門…… 那一年,兩個小和尚在高昌王城,蹲在牆角吃著烤羊肉串,好不快活。 見路邊有手藝人做泥塑,圓通拉著七郎,要一人捏一個。 七郎不肯,他才不要留下光頭的形象,他要玉樹臨風的! 那泥人,最終沒捏成,圓通當時還頗為遺憾。 如今這個……是圓通什麼時候讓人捏的? 七郎吸了一口氣,甩開腦海中褪色的回憶,把匣子蓋好,收進了懷裡。 二十弱冠,同時也是沙彌受具足戒的年齡,圓通選擇了紅塵,他終於還是選擇了紅塵。 他對董月明笑了笑:“師兄不夠意思,讓人送禮,自己卻不來。” 雖然面帶微笑,卻有些傷感。 董月明安慰:“他能讓人送禮就不錯了!蕭凌認識他,就算他到了安東,也不敢露面。” 圓通會來嗎? 七郎雙目一亮,又搖了搖頭:“他不會來。” 圓通是聰明理智的,知道不該來,又怎麼會來? 雖然好友不在,心中略有遺憾。但想到今日那麼多人為他慶祝生辰,七郎又精神振奮。 吉時將至,七郎披髮而出,步履堅定地向搭建的冠禮臺而去。 男孩幼年,頭髮自然下垂,稱“垂髫”;年齡增長,頭髮在兩邊頭頂紮起,像犄角般,稱“總角”; 十五歲時,兩股頭髮合成一束,在頭頂挽成一個髻,就叫“束髮”。 二十加冠,就是向親戚們宣佈:家有男丁長成,可以頂門立戶。 這寓意,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期待。 七郎一步步登上高臺,因趙氏祖宗在西南方,他面朝西南方而跪,隨後和大賓、贊者行禮。 充當贊者的盧照鄰,唸了一篇醮文敬告趙氏先祖,駢四儷六、文采斐然。 七郎豎著耳朵聽著,又飄了~~ 盧照鄰為他寫的醮文!《趙太守冠禮賦》,必流芳百世啊! 贊者唸完醮文,七郎朝西南方再拜,然後退到高臺後,梳起髮髻,再次出來。 這才是“加冠”的開始。 七郎進士科狀元,又有爵位在身,由蘭陵蕭氏為他主持冠禮,代表著接納趙家進入士族的階層。 莊重的官服,行走間衣帶當風。 ……觀禮的各族首領受光芒震懾,一時間有些恍惚,對大唐文明更加仰慕。 高臺屏風後,董月明看著七郎,目光中都是驕傲。 這個丈夫,是和她青梅竹馬長大的! 四捨五入,是她的童養夫! 整個流程要三次加冠,寓意著冠者的德行與日俱增,從此擔負起參政、從軍、祭祀祖先的責任。 七郎的冠禮到此,就算禮成了。 若是天子、諸侯、親王等,還有“四加”,加袞冕、玄冕,這是尋常人不能逾制的。 “多謝蕭大哥!” 七郎再次正身揖禮。 蕭凌含笑頷首,給七郎還了半禮。喜歡農門狀元()農門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