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七郎不想多說,武老夫人體貼地轉移了話題,和董夫人一起問起七郎的行程…… 向幾家長輩拜別、又設了一個小宴,請了相熟的好友……七郎低調地啟程返回遼東。 他想低調,給他送行的人卻不少。 裴行儉也是早早投到新帝帳下的,如今從邊疆調回京城,任長安縣令。 附郭京兆,長安縣令的官職不好做,卻能監視城中大小事,成為皇帝的耳目。 此時,裴行儉舉起杯:“祝叔父此行一路順風。” 七郎:“多謝賢侄女婿。” 哈哈哈! 裴行儉娶了庫狄大娘,也得跟著喊他一聲叔父啦! ……其實應該是外甥女婿?但畢竟不是親姨父和外甥女,喊叔父也可以。 “裴大哥”成了“賢侄女婿”,老七叔心中暗爽! 他又看向人群中的駱賓王,叮囑:“小駱,你好好學習,我等你進士及第的好訊息。” 駱賓王:“趙叔父放心。” 七郎摸了摸不存在的長鬚,揮手告別家人親友,重新踏上征程。 七郎離開京城,不少人暗暗鬆了一口氣。 比如既會察言觀色、又文采好會說話的李義府,總覺得七郎把他的路都給走了,姿勢還比他漂亮~~ “陛下若說信重趙全,卻又把人打發回隨時狼煙再起的苦寒之地,真是耐人尋味。” 這些背地裡的議論,七郎也隱約知道,但並不在意。 來日方長,就算人不在長安,他也有把握皇帝不會忘記他。 此時暫離風暴中心,未必是壞事。 新帝改元后冊封王皇后,接著加恩王家。 王皇后的父親王仁佑原本只是縣令,賜“特進”,見禮如宰相;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升中書侍郎,兼兵部侍郎。 太原王氏本身門庭顯赫,皇帝一再加封,意在扶持王氏外戚制衡老臣、關隴集團。 人不要怕被利用,最可怕的是沒有利用價值……就只能被廢棄了。 到目前為止,皇帝還有利用王氏的心。 王氏一族若是足夠清醒,這時候就應該緊緊站在皇帝這一邊。 可是七郎知道,若按歷史程序,太原王氏會倒向長孫無忌,王皇后也站在對方立場“直言勸諫”…… 皇帝被反插一刀,既失望又憤怒。 七郎將心比心,假如周大舅處處轄制自己,媳婦卻幫著對方,天天一副“我為你好”的面孔,勸自己聽大舅的話…… 嘖,還是換個媳婦好了。 那麼這一次,王氏的選擇會不會不一樣? 趙家跟王家來往較多的,是趙四郎。 文成公主的母親姓王,趙四郎是公主府屬官,一來二去跟王家有了來往。 在驛館休息時,七郎問易二郎:“過年的時候,我四哥帶你去王家,有沒有特別的事?你沒瞎給人算命吧?” 這話易二郎就不愛聽了。 他好歹也是安東有名的神算,也就遇到趙都督才失靈,怎麼就是“瞎算”? 易二郎略為自得地說:“沒有算命,就是小露一手,幫王家尋到了丟失的物品,雕蟲小技而已。” 當時王家郎君聽說易二郎是遼東易學世家子弟,起了興致,正好近日丟失了一個心愛的扇墜,請易二郎算一算失物何在。 “我問了問他丟失物品的時辰,再看了王郎君的手相運勢,算得失物在茅房……果然找到了。” 這種事屬於宴席的助興,不算特別。因七郎忙碌,趙四郎回來也沒說。 七郎好奇地問:“這也能算?你是怎麼算的?” “自然是排時辰神位,算王郎君近期的運勢。”易二郎神神叨叨地講解了一番,反問:“若是趙都督,您會怎麼算?” 七郎:……我抽籤的。 “我不擅長尋失物,這方面你比我強。”七郎讚了一句,又試探:“那你可看出王家的運勢?” 易二郎小聲說:“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恐不能持久。” 七郎看著他:“話不能亂說。” 易二郎笑道:“都督放心,我又不傻。那枚扇墜在茅房中找到,王郎君不要了,隨手賞給我。是一塊上好的藍田玉,我獻給您。” 七郎擺手:“你自己留著。” 連神棍易二郎都這麼說,看來王家的運道真是天註定。 王皇后已經有了嫡子,若真的廢后,牽連甚大…… 有那麼一瞬間,七郎想提醒王家正確站隊,隨即就否決了。 一來,他跟太原王氏沒什麼交情,忌諱交淺言深; 二來,綿延數百年的太原王氏又不傻,看不透皇帝和長孫無忌爭權嗎? 看透了,還選擇長孫無忌這一邊,那就是作了決斷! 恐怕他們也沒想到,年輕、仁厚的皇帝,能鬥贏老臣,能對親舅舅都能下狠手! “願賭服輸,這就是命。”七郎嘆息了一句。 朝中局勢如此複雜,他還是抽身在外的好。 蕭大哥避無可避,但是不要緊,有他送的三個錦囊,想必有驚無險。 七郎這一路走得不急,但也在初秋抵達了遼東。 他離開的時候,許多人擔心他此去長安再不回頭,不知流了多少淚。 沒想到,他又回來了! 朝廷的喪報和邸報,更早地送來了。 得知天可汗駕崩,各族百姓紛紛號哭,就連天氣都變得陰沉,雪下了一整個冬天。 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