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著滿滿一箱的試題,眼珠滴溜溜地轉……找誰做呢? 李敬猷、李敬真? 堂堂英國公府嫡支郎君,不可能不擅詩書吧? 想一想,還是不放心,畢竟他堂堂太子都……哦,他當然懂,只是無需自己做而已。 再物色一個可靠的人選吧! 皇帝答應了太子的請求,不出意料地被朝中重臣輪番進諫。 他淡淡地說:“朕讓太子代朕巡視江山,你們覺得不合適?那朕親自去?” 重臣啞口了。 當初隋煬帝就是愛下江南,溜達幾趟江山都易主。 好吧,太子下嶺南,比皇帝去好很多。 也有人不忿地說:“皇帝就是太信重趙全,才允了太子此行。” 皇帝得知後,回應:“信重趙全?要這麼說,倒也不錯。” 偏心偏得理直氣壯。 講道理,趙子遜文武雙全、生財有道,哪個君主不喜歡? 李義府:……唉! 上官儀:……唉! 子曰,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同樣心思百轉的還有羅賢妃。 她嫉妒武后,也嫉妒太子。 明明是她先到皇帝身邊的,咱不論相貌,論才華她自認不比武氏差什麼! 而她的安兒,沉穩端方、老成持重,哪裡比李弘差? 又想到劉植回到長安、劉老太太去世,羅喬不禁想起年幼時在劉家的情形,想起少年劉郎真摯的心意,內心百味繁雜,淚珠滾出來。 李安默默坐在一旁,一言不發。 似乎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無法牽動他的喜怒哀樂。 羅喬看到這樣的兒子,無奈嘆息:“安兒,趙子遜是我的師叔,論起來是你師叔祖,你可多去向他請教。” 李安平靜地說:“趙子遜是太子左庶子,非弘文館學士,我向他請教,於禮不合。” 羅喬:“……” 她想了一會兒,帶著沉默寡言的李安求見皇帝。 皇帝正在安排隨太子下嶺南的侍從、護衛,聽說羅賢妃和葛王求見,平淡地讓人進來。 俗話說,男人的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在武氏進宮之前,生育子女最多的是蕭淑妃。 由此可見,蕭淑妃曾經的盛寵。 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皇帝已經許久不曾想起這個愛妃。 如今皇帝最愛重的當然是武后,但他最近也寵幸了幾個年輕的才人,其中一個頗有蕭淑妃年輕時的影子。 至於羅喬,只是一開始新鮮了一會兒。 目光掠過姿色尋常的羅喬,皇帝看向一舉一動像尺子刻出來的兒子,直接問他們的來意。 羅喬說:“妾聽聞太子代陛下出巡,想讓安兒隨行。安兒將來為國守藩籬,須知百姓疾苦。嶺南既有治理百越之難,又有海貿之盛,是增長見識的好地方……” “趙子遜是妾師叔,妾亦想請他指點安兒一二。” 皇帝沉默一瞬,恍然想起趙子遜是羅喬的師叔。 那麼趙子遜是安兒的師祖,弘兒是安兒的師叔? 這輩分有些亂。 之前都沒想過這件事,主要是趙家跟羅賢妃沒什麼來往,實在是令人想不起! 皇帝回過神,看向李安:“你的想法呢?” 李安躬身說:“兒臣聽父皇之命。” 皇帝覺得有些無趣。 不論是李安那古板嚴肅的性格,還是他那出身低微、容貌尋常的母妃,都難以讓皇帝升起憐愛之心。 但兒子到底是兒子,縱然偏心也不能太過分。 皇帝淡淡地說:“你若想去,就可以去。你是做兄長的,路上要照顧弟弟。” 李安答:“兒臣想去。” 羅喬綻放出一絲驚喜,拉著皇子謝恩。 皇帝看李安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本想關懷幾句,也沒了心情,擺了擺手,讓他們退下。 羅喬有些不甘心,想趁此機會跟皇帝多說兩句……她出門前特意整理了妝容,皇帝都沒有正眼看! 李安突然拉住羅喬的手,說:“母妃,我們該回去了。” 他一板一眼利落行禮,帶著羅喬離開。 皇帝重新低下頭,在紙上勾了幾個名字,都是要隨太子出門的人。 羅喬被兒子拉著回到寢宮,不由得抱怨:“見到你父皇,你為何不多說幾句話?” 李安說:“於禮不合。” 羅喬:“……你跟太子下嶺南,要多看多學,討好太子,記住了嗎?” 李安說:“我自然尊重太子。” 羅喬一口氣堵在胸口,感到很無力。 這個兒子心裡想什麼,連她都捉摸不透! 另一邊,太子李弘得知皇兄李安要隨他一起下嶺南,看著那箱試題,叉著腰哈哈大笑。 你自己送上門來,就別怪寡人不講手足之情了! 英國公李積得知自家兩個孫子要給太子做護衛,沉默地坐了好一會兒。 皇家父子兄弟相爭是老傳統,死得最慘的卻總是臣子。 李敬猷和李敬真很激動,興致勃勃地說:“不知道長兄今年能不能返航?我們也找一艘船出海,去南洋轉一圈。”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