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林依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全班30個孩子朝氣蓬勃,自主組建起了自己的學習團隊。 他們把相鄰的同學自動組合,5人一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擔任指揮,分配任務,其他同學則接受指令、自主學習,班級氛圍進入了“熱火朝天”模式。 林依給他們十分鐘時間。 在十分鐘時間裡,六個小組均對小水珠接下來的變化進行了研討。 迅速分析出小水珠除了會變成汽和雲,還會變成雨、雹子、雪。 每組組員在找到小水珠的變化之後,很是順暢地畫出了相關的重點詞語和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繪聲繪色地相互朗讀起來。 那優美的閱讀聲起初較小,後來漸漸地熱烈澎湃起來。 如同靜默的水面上突然滴落了一滴水,引起了大海的蝴蝶效應,波瀾壯闊;又如光潔的沙灘上印出了一個小腳丫,引發了遊人們的千呼百應、連成畫卷;還像靜謐的樹林裡起了風,引起了枝葉的地動山搖、群情激盪…… 朗讀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童聲郎朗,綿綿的讀書聲詩情畫意、不絕於耳。 為了更好地表現課文內容,孩子們在朗讀的過程中還自發地加上了自己最喜歡的動作,更顯得整堂課如暈染的水墨畫徐徐展開,引起周圍的聽眾和觀眾驚歎無限、流連忘返。 林依看著孩子們熱情自發的表現,微笑的眼睛裡滿是溼潤。 她知道,孩子們已經深入地走進文字、瞭解了課文;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學習方法,學會了舉一反三;更已經自發地提高了朗讀水平,聽起來感人肺腑。 林依被孩子們默默地感動著,不忍心打擾他們的快樂。 等到孩子們盡情地朗讀完畢,林依才微笑著再次開口: “剛才同學們表現得真棒,老師為你們驕傲!自然界的水就是這樣有趣地迴圈變化著,在現實生活中,你見到過水的哪種變化形態嗎?” 孩子們驚奇地坐直身體,努力地思考起來: 在清晨的山谷中,總是瀰漫著薄薄的霧的; 在冬天的草地上,總會籠罩著冷冽的霜的; 在雨過天晴後,天空總是會出現美麗斑斕的彩虹的; 在夏天的池塘裡,荷葉上總會有晶瑩剔透的露珠的; 在最冷的冬天裡,河面上總會結著一層厚厚的冰的。 …… 林依被孩子們廣闊的思路所吸引,也端起課本,慢慢地走下講臺: “小水珠太神奇了,竟然會發生這麼多的變化,同學們是不是特別喜歡它?但你們知道小水珠住在哪裡嗎?小水珠的家在哪呢?” “在小溪裡、在江河裡、在大海里!”孩子們熱情激昂地回應。 孩子們一個個端坐在課桌旁,捧著課本,躍躍欲試。 “是啊!”林依表示贊同,也開心地走下講臺,溫馨回應: “平常我在池子裡睡覺,在小溪裡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裡跳舞,唱歌,開大 會。多麼美的課文啊!” “小水珠跟我們的生活狀態是一樣的呢,現在,誰願意給大家表現一下小水珠的各種不同狀態呢?” 孩子們眼睛裡燃燒著希望的火花,希望老師能點到自己。 林依就近點起一位小男孩。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撓撓腦袋,作出睡覺、散步、奔跑的姿態,那憨態可掬的模樣逗得大家嬌笑不已。 林依滿意地點點頭,又示意一位穿小花裙的小女生站起來表演。 小女孩落落大方地站起來,面對林依彬彬有禮地請求: “老師,我可以替小水珠跳段舞嗎?” “當然可以啊!”林依驚喜不已,笑眯眯地點點頭。 她表演的是惟妙惟肖的《水兒歌》 水滴小,肚兒圓,它的本領真不小, 動植物,自然界,萬物生長少不了。 高粱紅,玉米壯,雨水滋潤長得好, 小草綠,花兒紅,茁壯成長都需要, 人生存,物代謝,時時刻刻離不了。 …… 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小女孩,陶醉在那一片如夢如幻的場景裡: 霞染衣衫,青絲墨染,群袂飄逸,若靈若仙。 如同一個可愛的水的精靈般,從每個人的夢境中走來。 小女孩時而低手抬腕,時而小手舒散,時而壓腕合攏,時而腳步流轉。 好一個人見人愛的小水滴,好一場晴美忘我的蹁躚! 等大家從如詩如畫的夢境中醒來,小女孩作出了最後一個唯美的收展動作,現場響起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林依看著小女孩的開心的表演,就那麼靜靜地站在那裡。 在整堂課程的烘托下,彷佛一個清靈絕妙的小精靈,明明臉上只餘下微笑的表情,明明什麼都沒有開口,但大家卻知道,林依的課成功了。 雖然這節課她說話很少,雖然她並沒有過多的講解什麼,但此時此刻,多媒體教室的所有評委和老師們都用欽佩的目光注視著,深深地明白了,什麼才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什麼才是學生真正的課堂! 那些原本看好戲,只當林依他們幾個老師作為陪襯的幾個評委看到這美好熱烈的畫面,竟然不忍心打擾! 只是瞬間挺直了脊背,屏住了呼吸,無限神往地望著這個什麼時候都不懼困難、任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