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出訪江南的第二站,便是泗春。
此刻,皇帝陛下已經在留下城中逗留了數日之久。經過一番休整後,他決定繼續踏上此次出訪之旅的征程——向著第二站泗春進發。
這一次,皇帝選擇了乘坐華麗而壯觀的龍舟作為交通工具。巨大的龍舟如同一條威嚴的巨龍,在江河之上破浪前行。它的船頭高聳入雲,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圖案;船身寬敞明亮,裝飾著五彩斑斕的旗幟和綵帶。隨著龍舟的行進,江面上泛起層層波瀾,彷彿是大地與天空之間的一道彩虹橋梁。
與此同時,一支龐大的車隊緊隨其後。這些馬車排列整齊有序地行駛在江河兩岸,形成了一條長長的佇列。車馬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旌旗,迎風飄揚,遮天蔽日。它們象徵著皇帝無上的權威和國家的繁榮昌盛。整個隊伍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
一路上,臣民們紛紛湧上街頭,夾道歡迎皇帝的到來。他們身著盛裝,手持鮮花和彩旗,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的笑容。人們高聲歡呼,向皇帝表達著對他的敬仰和祝福之情。皇帝則微笑著揮手回應,展現出親民愛民的一面。
看得出,皇上的心情很好,起碼留下城給他留下的印象和感覺都還好。
城市平安,百姓一路歡呼,經歷過洪災的肆虐後,這個城市的恢復都還算可以,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民生凋敝,這種現實多多少少還是讓皇上心生安慰。
此刻,皇帝端坐在他那裝飾華麗、金碧輝煌的龍舟之中,目光凝視著遠方,似在沉思又似在欣賞窗外的美景。他身著一襲明黃色龍袍,上面繡滿了精緻的金龍圖案,彰顯著無上的尊貴與威嚴。
皇帝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心中正思考著國家大事或者宮廷權謀。而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則不時地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彷彿能夠洞悉世間萬物。隨著龍舟緩緩前行,皇帝將視線投向了船外。
只見兩岸青山如畫,綠樹成蔭,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微風拂過,河面泛起層層漣漪,如詩如畫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皇帝心情漸漸愉悅起來,嘴角微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悠揚婉轉的笛聲傳入耳中打斷了皇帝思緒, 他尋聲望去,原來是一名樂師站在船頭吹奏樂曲 ,那美妙動聽的旋律,如同天籟一般,令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而此時,泗春城杜郡守的府上,杜郡守正在會見青花瓷伍家的伍爺,隨同伍爺一同前來的,還有二爺房子德和柳永。
只聞得杜郡守滿臉笑容地對著伍爺言道:“伍爺啊!您家的青花瓷可不僅是咱們泗春的老字號招牌,更是咱這兒對外宣揚的一塊活字招牌吶!此番聖上出宮巡遊,第二站便選定了咱們泗春,估摸著也就這幾日,聖駕就要抵達此地咯……如此良機,於咱們泗春而言,那可是百年一遇、不可多得呀!這不,今兒個下官特意將您請來,就是想與您商議一番,能否在聖上此次的泗春之行中,新增上一個造訪伍家青花瓷的環節呢?不知此計可行否?又當如何具體操辦和部署呢?還望伍爺您以及在座諸位能不吝賜教,談談各自高見才好哇!”
伍爺一聽,就連忙說道:“杜郡守為泗春著想,為百姓著想,能在皇上出訪到泗春這個時機,還能想到伍家的青花瓷,這真是泗春百姓的福氣,是伍家的福氣。”
杜郡守笑著點點頭,他並沒有說什麼。
伍爺又繼續說道:“的確,這是一個好時機,是向皇上展示泗春風采的好時機,這樣的時機可遇不可求,我們伍家是做青花瓷的,皇上這次到泗春來,我們伍家用最好的青花瓷來招待皇上來泗春的一切日常所用,從餐具到日用,我們就用伍家最好的青花瓷。。”
“這是我的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說著,伍爺扭頭看了一眼杜郡守。
杜郡守沒有說話,他轉頭看向了房二爺。
初到杜府時,伍爺已經將房子德和柳永介紹給了杜郡守。
杜郡守已經知道,這位隨同伍爺一同前來的,就是京城製作鴛鴦轉香壺的房家二少爺房子德,而坐在他身邊的,便是房家的制瓷高手柳永。
伍爺明白了杜郡守的意思,他一扭過頭對房子德說道:“房二爺,你在京城,見過的世面廣,你來說說,皇上這次到泗春來,伍家青花瓷在這樣的一個機會里,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最好?並且能做到如行雲流水般自然?”
房子德點點頭。
他看著杜郡守,語氣有些輕緩:“青花瓷不僅僅是伍家的招牌,更是泗春的招牌,杜郡守能在這樣的時機裡,心裡想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