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一夫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皇上,微臣直言,還望皇上莫怪臣說的太過坦蕩……”
皇上沉默不語,等著令一夫的下文。
令一夫說道:“微臣建議要立皇后的兒子為太子,是考慮到後宮爭鬥問題,微臣直言,御龍的母親昭妃娘娘,她是有野心有行動的人,皇子御龍被立為儲君,昭妃娘娘必然不會安於目前的名分,她一定會去爭皇后之位……”
說到這裡,令一夫停頓了一下,他的目光透過紗幔想看看皇上,他也期待著皇上的回應。
然而,宮殿內異常安靜,彷彿時間凝固了一般。
皇上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地看著前方,眼神深邃而難以捉摸。他的沉默讓整個宮殿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氛圍。
令一夫接著說道:“皇后雖未生子嗣,但其地位不可動搖,她背後有彭王府撐腰,彭王爺是護國大將軍,朝中一半以上的武官都與彭王爺有淵源。所以,目前皇后的地位是動搖不得的。”
宮殿裡又陷入平靜,皇上仍然沒有說話。
一陣難捱的沉默,良久,皇上終於開口說道:“以令公建議,此局如何破解?”
令公再次微微躬身,嚴肅沉穩地輕聲說道:“皇儲乃是國家根本,早日確立太子之位,自然能夠穩定局勢,也有利於皇子們迅速成長。
然而,就當前形勢而言,確實存在兩難困境。一方面,我們不能動搖皇后的地位;另一方面,立長皇子為儲君也是勢在必行……那麼,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我們必須謹慎思考,不可輕舉妄動……”
令一夫接著說道:“微臣認為,要解決當前的兩難局面,可以採取兩種策略,一是拖延時間,二是積極進取……”
皇上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並問道:“何為拖?何為進?請令公詳細解釋一下。”
令公說道:“拖延時間,就是儘可能再拖延一下立太子之位的人選,但微臣認為,國家儲君安排,也就是這幾年就要確立的事情,況且,皇長子年歲漸長,立與不立,總要給個說法……”
停頓一下,令一夫接著說道:“積極進取,就是在皇后無子這件事上,要更主動一些,皇后不能再安於目前現狀,她要願意去尋找一個養子來,並且把這個養子,當成太子去培養……”
令一夫深吸一口氣,往紗幔後又看了一眼,鄭重地說:“皇上,臣以為,此事關乎國家根本,必須慎重考慮。
皇后作為一國之母,應當承擔起這份責任。若能找到合適的養子,並加以悉心培養,將來必能成為一代明君,延續我朝盛世。”
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認可令公的觀點,但又有些擔憂地問道:“可此事談何容易?收養子並非小事,需得謹慎挑選,且要確保其品性端正、才華出眾。否則,不僅無益於國家,反而可能引發禍端。”
令公沉思片刻,答道:“皇上所言極是。但皇后地位尊崇,人脈廣泛,只要用心尋找,總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皇帝聽後,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此事關係重大,不能草率決定。但令公說得也不無道理,如果皇后能夠收養一個優秀的養子,並將其培養成未來的國君,對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無疑是有益的。
過了一會兒,皇帝抬起頭,對令公說:“令公所言甚是,朕會仔細考慮此事。但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從長計議。另外,還要徵求皇后的意見,畢竟這關係到她的切身利益。”
令公連忙點頭稱是,他自然明白皇帝的顧慮,也知道此事需要謹慎處理。
令一夫躬身向皇上告辭後,轉身準備離開皇宮。
臨出門時,他再次回頭看了一眼紗幔裡的皇上,只見紗幔後面的人影動也不動,彷彿沒有生命一般。
他默默地嘆了口氣,然後也悄無聲息般離開了皇上的宮殿。
就在他踏出門檻的瞬間,他似乎聽到了一聲輕微的嘆息聲,從紗幔後面傳來。
踏出宮殿的時候,一種莫名的不安,竟然湧上令一夫的心頭。
他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只是覺得今天皇宮中的氣氛異常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來。
而今天的皇上,似乎也更加讓人看不懂。
皇上正值壯年,身體和精力當然都是最佳的時候,可他卻突然提起了要立儲君之事。
皇上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是想要提前佈局,確保皇位的傳承?
還是皇上可能察覺到了什麼危機,需要儘早確立繼承人以穩定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