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空虛,內帑缺錢。 張維賢,宋師襄等勳貴官吏,生怕朱由校藉機抄家或讓百官掏錢。 李國普坦然自若,面對張維賢,宋師襄發難,徐徐道來:“由江南調糧緩慢,不妨先從陝西糧商處購買或借食,同時安排陝地諸王籌糧賑災。” 宋師襄反問;“商人逐利,災年糧食奇貨可居,焉能輕易借給朝廷。何況朝廷向商人借糧,朝廷權威何在,皇室威信何在?” 李國普略顯生氣說:“人命關天,不賑濟百姓,不平息叛亂,更損害朝廷權威,皇室威信。朝廷威望,是幹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宋大人,真是何不食糜肉。” “你……” 宋師襄被罵的面紅耳赤。 可惡。 這讓討論賑災,怎麼又變成口水戰。 朱由校咚咚咚敲了敲龍案,阻止鬧哄哄的爭吵。 “請陛下聖裁!” 張國普作揖行禮高呼。 亂糟糟的宮殿內快速安靜,百官齊齊作揖:“請陛下聖裁。” 朱由校思索片刻,不容置疑說:“首輔所言,甚好,甚好,朝廷必須賑災,目前安排如下。” “其一,朝廷出錢,向陝地商賈,鄉紳買糧,再由河南,山西,湖廣各地糧倉調糧,向三地糧商買糧,江南迅速調糧北上。” “其二,大明各省,各州,各府商賈,鄉紳,捐糧超過五萬石,或捐錢超過十萬兩,在當地建功德碑,刻名永世流傳,賞賜其家族從五品員外郎名額一人,各省十個名額,錦衣衛奔赴各地執行。” “其三,免除甘肅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延安府,西安府,鳳翔府,慶陽府三年賦稅。” “其四,整頓陝甘衛所,重新丈量田地,收繳地方侵佔百姓的田地,在陝屯田數量恢復到洪武年間的數量。” “其五,錦衣衛去陝西興平,尋找名為土豆的作物,去福建帶回名叫紅薯的作物,去安徽尋找名叫玉米或者包穀,玉蜀黍,珍珠米的作物” “其六,以工代賑,召集陝西百姓,疏通關中的龍首渠,鄭白渠,漕渠等河道,確保灌溉農田,爭取能保證船舶運送貨物。同時修建儲水的湖泊,以保證河網密佈,旱能灌,澇能排。” “此番賑濟戶部出五十萬兩紋銀,內帑出一百五十萬,所有錢糧均用於購買糧食,截止明年夏收前,朝廷為陝西兜底。” “以工代賑花銷,內帑出資五十萬兩銀子,諸卿以為如何?” 呃。 百官錯愕,面面相覷。 陝西鄉民起義,地方禍亂而已,何須大動干戈,花費高達兩百萬兩紋銀賑災。 地主家都沒餘糧,焉能揮霍無度。 也有官吏好奇陛下內帑空虛,此番出資兩百萬,昨晚抄家到底所得幾何? 何況,陛下公然在朝廷宣佈賣官,這這這... 李國普憂心忡忡說:“陛下,朝廷財政拮据,免除陝地三年稅收,朝廷財政愈發緊張,須知,大明兩京十三省,陝西每年上繳賦稅高達朝廷總賦稅一成。” 陳廷謨聲若洪鐘說:“陛下,以工代賑初衷是好,然而疏通河渠加重百姓徭役,若地方官吏趁機從中漁利,會讓陝西的情況雪上加霜,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當謹記秦亡於修長城,隋亡於挖運河,元亡於治黃河。” 呃? 朱由校過濾掉李國普的話,陝西三年賦稅,未必有將來抄勳貴的收入多。 何況,若所有員外郎賣出去,兩京十三省一百五個名額,朝廷進賬六七百萬銀子。 李國普關心朝廷財政,他則關心自己的命。 不免稅,來年陝西旱情持續,王嘉胤,張獻忠,李自成,高迎祥活不下去,將陸續從陝西殺出來。 倒是陳廷謨所言如當頭棒喝,朱由校起身在玉階徘徊不定。 以工代賑,他的確想的簡單了。 不過,今年不疏通河渠,確保良田灌溉,明年陝西赤旱,饑荒更為嚴重,同樣加速起義。 “陳卿,加錢,內帑再加五十萬兩,秦王府出十萬石糧食,地方官不克扣口糧,百姓吃飽了幹活,可否?” 陳廷謨思量片刻說:“紙面上可行,實操阻力重重。” 朱由校沒有迅速做決定,轉向李國普,郭允厚詢問:“李卿,郭卿,你們認為呢?” 李國普說:“陛下,欲疏通河道,非幹吏不可。” 郭允厚稍作思量答道:“陛下,欲疏通關中河渠,且不出亂子,總花銷需花銷兩百萬兩銀子。” “無妨。” “該花的錢必須花。” 朱由校不假思索說,與其苦一苦陝西百姓,不如苦一苦貪官汙吏。 不然,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起事,朝廷在遼東,西南,陝西三線作戰,大明不亡誰亡。 拿定主意,朱由校迅速點將:“霍維華,徐大化何在?” 百官一陣騷亂,揣測著朱由校意圖。 片刻後,兩名閹黨官吏緊張兮兮出列,齊齊執笏作揖行禮:“微臣在。” 朱由校轉身坐回龍椅,不溫不火詢問:“兩位愛卿,要不要瞧瞧田爾耕整理出來的資料?” 噗通。 噗通。 霍維華,徐大化雙雙跪地。 那是資料嗎? 那分明是閻王爺的催命符。 特別是徐大化,他彈劾過熊廷弼。 按照陛下對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