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老。”
“朝堂黨同伐異,是以前線將士生命為代價。”
滿桂不相信李國普的保證,萬曆以來,朝廷文官昏招頻出,擅自插手前線軍務,導致無數將士付出鮮活的生命。
趙率教亦心生疑慮,冷言冷語說:“閣老,邊軍恢復戰力,穩住前線戰事,朝廷付出巨大代價,然而,破壞容易重建難,當前建奴崛起,若朝廷崛起的新星遭人算計,遼東戰場被破壞,大明則危矣。”
李國普面色難堪,沒想到滿桂,趙率教在皇極殿,文武百官面前公然發洩不滿。
這是儼然不給他半點薄面。
不過,劉一燝,張慎言做法的確愚蠢,看不清楚朝廷形勢,害的他遭受無妄之災,引起皇帝龍顏大怒。
李過,賀人龍瞧著滿桂,趙率教兩名總兵正面硬剛朝廷首輔,眼裡滿是錯愕震驚之色。
然而,滿桂,趙率教的言語挺解氣。
這時,李國普正欲說點什麼,殿內響起太監聲音,朱由校龍行虎步走上玉階,端坐在龍椅上。
百官站列兩旁,恭恭敬敬行禮。
殿頭官尖聲說完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不等百官出聲,朱由校語氣冷酷說:“入冬以來,諸卿各司其職,朝廷諸事有條不紊,朕刻意減少朝會次數,讓諸卿趁著凜冬多休息。
然而,有些人生怕朝廷無事,邊境安穩,不知前線戰況,冒然彈劾前線建功立業的將領,甚至進宮以死相逼,怎麼,認為朕沒有話語權嗎?想要重啟黨爭嗎?”
此言出,百官噤若寒蟬。
果然,皇帝震怒,大發雷霆。
這時,李國普率先執笏出列,請罪說:“陛下,是臣不察,身為首輔,未能管理好百官,望陛下懲罰。”
劉一燝緊隨其後,執笏出列請罪:“陛下,臣有罪,未了解前線狀況,冒然彈劾李總兵,望陛下懲罰。”
頃刻,朝堂文官呼啦啦出列,紛紛執笏請罪。
哼!
朱由校怒哼。
冷眸掃過請罪的官吏,言語依然冷若冰霜,怒聲說:“以前朝廷重文輕武,導致大量武將職權被文官剝奪,然而,文官推崇中庸之道,傾向於維穩。
武將在戰場衝鋒陷陣,一心擊潰敵軍,根本不考慮文官遵循的中庸之道。
因此,前線武將當機立斷,乘勝追擊,文官則彈劾武將急功近利,有勇無謀。
若武將按兵不動,觀察形式,文官則彈劾武將貪生怕死,畏畏縮縮。
導致許多能力出眾的將領壯志難酬,乃至身陷囹圄,朕就想問問朝廷諸卿,你們計劃讓前線將領怎麼做,如何讓你們滿意?”
文官誤事,絕非隨口說說。
決定大明生死存亡的薩爾滸之戰,松山之戰,均為朝堂君臣擅自插手前線軍務,催促前線將領出擊,導致前線將領準備不足被迫出擊,最終葬送邊軍,讓本官名垂青史的武將戰死沙場。
面對皇帝厲聲質問,朝廷百官靜可羅雀,不知該如何回答,也不敢回答。
朱由校見百官不語,冷聲說:“薩爾滸之戰以來,遼東戰場節節敗退,好不容易出個熊廷弼,結果死於朝廷文官黨爭。
今朕訓練新軍,好不容易選拔幾名善戰將領,付出巨大代價恢復邊境安穩,遏制建奴南下步伐。
朕知道朝廷存在部分官吏,不甘心失去以往的權力,時刻蠢蠢欲動。
朝廷好不容易過幾日安穩日子,馬上又跳出來彈劾,這是計劃重啟黨爭,還是計劃毀掉朕的軍中肱骨?
今日驅逐貶嫡欲重啟黨爭,不識時務的文官,僅僅是以儆效尤,以後誰敢在朝廷搞黨爭,破壞朝廷官吏團結,就不是驅逐貶嫡這麼簡單。”
靜默。
長久靜默。
等朱由校怒氣漸消,李國普躬身謙遜的說:“陛下,朝會結束,臣即刻徹查欲重演黨爭的京官,絕不重演無端彈劾武將的惡劣事件。”
朱由校語氣冷冽說:“古語云,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為給前線將領自由指揮戰爭的權力,去年朕取消宦官監軍。今日,朕再頒佈一道政令。
朝廷文官,日常允許彈劾武將,凡武將犯事交由刑部處理。邊境逢戰,文官不得彈劾領軍作戰的武將,倘若武將犯事,戰後交由軍法處問罪。”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軍法處,審計局,各科給事中,日常監督軍中將領。
在朝廷各部監督之下,大大降低軍中腐敗,軍中大比武又篩除許多庸碌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