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的時候。
陛下拒見百官,容易耽擱朝廷政務,若吏治考核出錯,將砸成更大的危害。”
陝北起義。
孫承宗絲毫不擔心。
依照邊軍當前戰力,戰鬥士氣,莫說饑民起義,八旗犯邊,陝西邊軍照樣能攔截,平叛。
當前,他最擔心皇帝遭受打擊,效仿萬曆皇帝突然不上朝,那麼,事情將徹底大條了。
不光遼東軍事興許受到擱置,朝廷遏制的黨爭恐怕也會死灰復燃。
屆時,皇帝將近兩年來的所有努力功虧一簣。
呼。
朱由校長長出口濁氣。
冷厲的目光掃過楊肇基,孫承宗,語氣不爽的說:“去年以來,陝北災情,賑災,朕千叮嚀,萬囑咐,不惜代價賑濟百姓,付出多少心血,多少代價,本以為君臣齊心協力,陝北不會產生饑民,不會爆發民變。
那知知縣失職,錦衣衛失察,新設的商稅局自甘墮落,害的百姓身陷水深火熱中,孫卿,楊卿,是朕做錯了,還是朕能力不足,沒法駕馭百官?”
嘶嘶嘶
孫承宗,楊肇基面色凝重,紛紛暗吸口氣。
面對皇帝的詢問,他們有點不知該怎麼回答。
自他們進京述職以來,皇帝所作所為,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能說皇帝做法沒問題,但皇帝的大多數政令都從百姓利益出發。
許多政策,只要能貫徹落實,全是利國利民。
那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除地方胥吏錯誤解讀皇帝想法,更多是難以遏制內心貪婪,讓皇帝仁政變成邊陲小吏,官差中飽私囊的藉口,難怪皇帝陷入深深自責中。
良久,楊肇基斬釘截鐵說:“陛下英明神武,無需自責,若無陛下統籌全域性,哪來軍事上的勝利,經濟上發展。”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