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胤禛的做法,康熙也沒再多說什麼,但是卻下了道聖旨,旨意簡單明瞭,大意就是,龍鳳呈祥是個好兆頭,滿月宴的規格可以提一提。
不過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康熙誇了側福晉福晉之後還捎帶上了胤禛,說人家至誠至孝。
人前腳出宮,旨後腳就跟過去了。
不過這回可沒有人去議論滿月宴是不是打四福晉的臉,四福晉和側福晉會不會反目這點小事了。
畢竟前面有一個德妃頂著呢。
要說德妃現在確實也稱得上是日薄西山了。
本來惠宜德榮四妃都穩穩當當的,三十年屹立不倒,甚至德妃都不能算是四妃之末。
也不知道是不是犯衝,自林琅入府之後,德妃的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
挨著天的禁足不說,還差點就降位了!
這地位可以說是一降再降,若非肚子爭氣,有兩個好兒子立在那裡,還指不定怎麼樣呢。
結果這雍王府側福晉剛生了龍鳳胎,親兒子就進宮打她臉。
不光是兒子出手,就連枕邊人也沒手下留情,萬歲爺這一道聖旨下來,德妃的臉怕是都要給打腫了。
而無論德妃氣成什麼樣子,整個永和宮都沒聽見一聲瓷器碎裂的聲音。
別說教育兒子了,就連兒媳都沒傳過一次。
甚至連德妃自己厥過去,也在前一刻強撐著意識囑咐了一句不許請太醫。
她不能也不敢再在康熙面前表現出半分的不滿。
對於東窗事發,她感到意外但更多的是有恃無恐。
她一個做額孃的,胤禛又能拿她怎樣?
胤禛都不行了,更何況他府裡的那些個人了!
所以在老四去承乾宮的時候德妃還有心情表達自己的憤怒,甚至想著藉此去萬歲爺那博一波同情。
可是等康熙的聖旨一下,她只覺得手腳冰涼,皇上知道了!
她以為胤禛最多也就是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然後給她添添堵,卻萬萬沒想到他會告她一狀?!
至於皇上是自己查出來的,德妃還真沒想過,他若是真知道了,又何必等到現在呢?
她可是他的額娘!他是怎麼敢的?!若是她出事了,他能落什麼好不成?!
一瞬間的暴怒之後就是無盡的恐慌,與其他人認為的這就是一個警告不同,德妃深深的認為康熙這是要對她動真格的了。
所以哪怕臉都被打腫了,人都被氣到暈厥,她也不敢再表現出半分不滿。
整個永和宮都靜悄悄,不敢有一點露頭的地方,等著康熙發落。
但康熙其實還真沒打算繼續做什麼了。
他在位的時間長,女人和兒子都不缺,有些事知道歸知道,但這種斷官司的事更多的還是民不舉官不究。
原因很簡單,你自己都不在意的事情,他一個做皇阿瑪做夫君的人去追究什麼呢?
這一次也是一樣,狀沒告到他這來,甚至連個事情的原委都沒有,若非胤禛抬的是孝懿皇后,怕是連這道明旨都省了,最多也就是私下給個口諭。
沒辦法,現在康熙實在是一面都不想見德妃,真要傳什麼話也就只能是讓梁九功跑腿了。
至於側福晉嘛,該抬舉的也抬舉了,德妃又沒在宮裡使什麼蠢手段打他的臉,總不能他還得派人再去安慰安慰吧?
他養女兒都不是這麼個養法的。
當然了,這是康熙現在的想法,真要是胤禛拿著完整的證據鏈堆在他面前要求他做主,康熙會是什麼態度就不得而知了。
說不好就跟德妃有了什麼共鳴了呢!
這就是胤禛的分寸感了,他家福晉看似隱蔽實則大張旗鼓的查,別人可能不知道,但絕對是瞞不過他的皇阿瑪的。
而一旦驚動他老人家,又有什麼是他查不出來的?
胤禛若只是將證據隱下而沒有半點反應,也不見得能落下什麼好。
舐犢情深,他總不可能在兒女險些遇害後還無動於衷。
他總是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憤怒的,不然誰知道他憋什麼壞了?
別人知道不知道不重要,但是康熙是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這個時候還是要適當的做些什麼才好。
憤怒表達完了,堵添完了,才有一筆揭過的可能。
這就是他表現出來的,與德妃母子之間的關係。
有脾氣,會鬧,但不會動真格。
同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