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的叔父鄭桓公戰死鎬京,但東虢公卻沒死,他逃出關中後,以周平王宜臼已被周幽王廢棄為由,擁立周幽王之弟餘臣為天子。
這位在歷史書上找不到多少名字的天子被周平王宜臼取諡號“攜”,意為“非正統”;
但其本人仁政愛民,在位期間使自己的封地莫國東接晉國、南接楚國、西接齊國、北接燕國,國內政通人和,民眾安居樂業,還發行了自己的貨幣,因此莫國百姓追悼這位西周天子時,對他的稱呼是“惠王”。
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可見莫國百姓對這位天子的愛戴。
因此,這位執政二十一年、西周最後的天子在史書上被稱為“周攜王”“周惠王”“周攜惠王”。
周攜惠王治國有方,不但讓困守鎬京甘做傀儡的周平王在其光輝之下黯然失色,也讓地處山西一心東出的晉國感受到了阻礙。
最終,在周平王和周攜惠王之間首鼠兩端的晉文侯倒向了無力掌控諸侯的周平王,趁著東虢公不在國內的時候,於虢國刺殺了周攜惠王。
周攜惠王死後,周平王興奮至極地給晉文侯寫了一封感謝信《文侯之命》,在信中恭順地對晉文侯叫爸爸,讓天下諸侯翻盡了白眼。
但是兩個天子已經死了一個,剩下的那個再怎麼樣也能上桌吃飯了。沒有了周攜惠王威脅,登基九年不被諸侯朝見的周平王就這樣開開心心地離開關中遷都洛陽,並在走之前十分大方地將渭水流經的八百里平原大方地送給了西陲大夫。嬴秦因此發家,成為了歷史書上的“秦伯”。
至此,八百里秦川迎來了長達百年的亂世——
關中沒有被周平王封給自己的外祖申國,申國在史書上的最後一筆竟然是申國那位嫁給鄭武公的公主武姜生下了“寤生”和“段”兩個孩子,創造了華夏自己的“abondon”。
從西陲大夫一躍成為秦伯的秦襄公帶領著反周先鋒嬴姓惡來的後人和犬戎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每次東出都被晉國按在身下摩擦的弱受秦國在和犬戎的對抗中重振雄風,並在商鞅變法之後對山東六國都攻的起來。
始皇一統天下後,隳盡天下名城,然關中卻因為是老秦人的祖地得以倖免於難。大秦帝國二世而亡,關中沃土卻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
晉室建立之後,晉高祖雖然追溯老祖宗追溯到了晉國公族,但自身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楚人,因此晉室定都楚國的彭城,後來又將都城一步步遷到壽春、臨安。
關中遠離政/治已久,但卻依然是天下糧倉,更是因為沒了政/治因素而得到了幾百年的和平。
“可是現在,殿下,你看看這片土地,你覺得這裡還是傳說中的天府之國嗎?”白未晞伸出手指,指著身前的土地說,“你們都覺得關中有錢有糧,哪個諸侯來了都要搜刮一遍,關中哪裡經得起一次次的搜刮?”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關中只能可憐兮兮地裹緊自己的小被子,一遍一遍地說“別來了”“真的沒有了”。
遊溯沉默了。
好一會兒,遊溯才問:“先生想要說什麼?”
白未晞掀起眼皮:“白某隻是在說一個事實。”
“先生是孤見過的……最特別的人……”遊溯斟酌著語句,“孤不得不承認,有些話從先生的嘴裡說出來,孤便不懂了。”
今日這番話若是換成別人說出來,遊溯想那大概是那人在勸他輕徭薄賦、仁政愛民,但從白未晞的口中說出來,遊溯就總覺得怪怪的……
只是他說不清楚,他究竟覺得哪裡怪。
遊溯看向白未晞:“孤真的很想和先生說,有些話先生不如直說,先生半遮半掩,孤聽不懂。”
白未晞笑了:“殿下哪裡不懂?”
“哪裡都不懂。”遊溯直言不諱,“實不相瞞,先生說的每一個字,孤都不懂。”
白未晞嘴角的笑容逐漸斂了起來。他清淡的目光落在遊溯身上,琥珀色的雙眸彷彿幽深的湖水,帶著讓人頭暈目眩的漩渦。
白未晞說:“白某不覺得自己在說什麼很深奧的東西。”
遊溯卻說:“可是先生的話,於孤而言,卻是深奧無比。”
遊溯向前邁了一步,他和白未晞之間的距離瞬間變小。遊溯低下頭,他的目光直視白未晞,帶著幾分迫人的壓力:“先生,有一件事孤好奇許久了,先生可否為孤解惑?”
說完,也不等白未晞點頭或搖頭,遊溯直接問了出來:“這幾日孤和仲父想了許久,也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