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的家門出處師承何人,可能和老夫說說?”
馬車前,遊溯的耳朵微微豎起。
白未晞像是沒聽出崇雲考的試探一樣,像個恭敬的晚輩在答話:“先師已經過世,其名諱為‘虛無子’,宗名家公孫龍子。”
虛無子……
面對這編的根本沒打算騙人的假話,崇雲考連揭穿都懶得揭穿:“那不知未晞家族何處?”
白未晞:“晚輩先祖乃武安君公孫諱起。自先祖為秦昭襄王殺於杜郵之後,有一支子孫逃往隴西大山,那便是晚輩的先祖。”
公孫起?
崇雲考挑眉。
白未晞口中的“武安君公孫諱起”指的便是先秦時的秦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白起為楚國公子白公勝之後,故時人尊稱其為公孫起。
公孫起從一普普通通計程車伍做起,因為戰功赫赫而青雲直上,是秦軍功爵制度最有力的榜樣。別的名將是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公孫起是縱觀一生屢建奇功,實打實的常勝將軍,一生殺敵百萬人,被譽為“人屠”。
只是公孫起到了後期功勞太大封無可封,再加上他的舉主是秦昭襄王早期的四貴之一、秦宣太后同母異父的弟弟、穰侯魏冉。秦昭襄王毒殺穰侯,自然忌憚穰侯一手提拔起來的武安君,君臣二人矛盾重重。
這份隱藏在平靜下的重重矛盾終於在秦攻趙的戰役中爆發。
長平之戰時,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威震天下。秦相范雎擔憂封無可封武安君會替代自己擔任秦國相國,因此向秦昭襄王進言,最終使得秦昭襄王召回白起,讓秦將王齕領兵繼續攻趙。
結果王齕在邯鄲吃了敗仗,青壯幾乎死絕了的趙國竟然在邯鄲保衛戰中保持住了身為強攻最後的尊嚴。秦昭襄王罵罵咧咧,只能捏著鼻子回求就公孫起,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公孫起以戰機已失、此戰必敗為由稱病不出,氣得秦昭襄王留下了千古名句“如君不行,寡人恨君”,作為兩人曾經睡過的證據。
然而結果是沒啥卵用,歷史證明渣賤的結果是be,公孫起寧死不從,秦昭襄王貶公孫起為士伍,遷往陰密。後來大概是覺得反正咱倆都be了不如be得更徹底一點,於是當公孫起走到杜郵的時候,秦昭襄王的使者就追上了公孫起,送來了秦昭襄王的佩劍。
至於公孫起真正的後人去哪了?
重要嗎?
不重要。
重要的是白未晞胡說八道,但是並沒有人能揭穿他,白未晞說什麼就是什麼。
果不其然,在白未晞說他是公孫起的後人之後,崇雲考只是問了一句“那白先生會不會打仗啊”,根本沒有糾結白未晞的身份。
因為根本不重要。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這還是大晉的開國高祖用親身經歷證實的鐵律。
但是……崇雲考這話問得還真的很有水平,白未晞立刻便搖頭:“未曾學過兵家。”
崇雲考笑道:“無妨,老夫也沒學過兵家,甚至都沒有上過馬。”
這點白未晞倒是知道。
崇雲考雖是出身隴西崇氏,但是他本人是真的不會上馬打仗,也真的沒打過仗。
《晉史》中記載,崇雲考是儒生,在雍國集團打天下的過程中,開國功臣只有他是一場戰爭都沒有打過的。
野史中的記載就更野了。
據一些不太可靠的小道訊息稱,崇雲考是庶出,生母是某個書香世家的女兒,在戰亂中和家人分開,便做了崇雲考父親的妾室。在母親的影響下,崇雲考喜歡儒學,不喜歡打仗。
但是在涼州,你可以不會讀書不會寫字,但是不可以不會上馬不會打仗,格格不入的崇雲考因此被同齡人瞧不起。
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儒生們在兩淮、江東那一片上下嘴皮子一碰,和西羌近鄰雜居甚至誕生了很多混血兒的涼州就成了投敵的賣國賊,恨的很多涼州少年見到儒生就揍,還是往死裡揍。
可想而知,崇雲考幼年時的處境。
野史中記載過,年少的崇雲考曾被自己的嫡出兄長扒光了衣服吊在書上打,就是為了讓崇雲考說以後再也不碰儒經。
當然,崇雲考拒絕了,然後就是崇雲考被當時還是雍王后的竇太后竇強女救下,二人一連串的野史不可描述。
所以白未晞問:“國相,你為什麼從不上戰場?”
崇雲考想混軍功還不容易?隨隨便便去個必勝的戰場,待在將軍旁邊做個安靜的美男子,軍功就混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