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栓斷成兩截,掉落在地,切面光滑完整,看得幾人膽寒。
回頭望去,正是徐庶擦著劍身,輕言道:
“天下大任,望君莫辭!”
幾人面色一正,沿著剛才走過來的路回到座位,咳了一聲,大聲說道:
“吾等亦覺徐庶兄所言甚是,叫我難以自已,不由起身彈冠相慶。”
“是極,誰要是不服我徐庶兄忠君之言,便是叛國之賊,吾等必誅之!”
“徐庶兄真乃吾大漢之棟樑也!”
這一番姿態,惹得在場眾人盡皆厭棄,破罵道:
“真乃小人也。”
“羞於爾等同列。”
徐庶面試也漸冷起來,冷哼一聲,“給乃公滾。”
聽到眾人的罵聲,那幾人臉上也有點掛不住,得了徐庶應許後,連連賠笑,往院門退去。
待到他們走到院門時,徐庶輕叱一聲,“煉字·心!”
一道白光自徐庶眉心鑽出,分出幾道流光,似流星悶頭鑽進幾人身體。
幾人悶哼一聲,臉上掩不住的惶恐。
徐庶冷笑一聲,“莫要想著將此院所語說出,乃公已使神通在爾等泥丸宮種下心種,若是爾等不懷好意,當將爾等多年修行付諸東流。”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們還能說什麼,趕忙點著頭,發著誓,往外跑去,生怕跑晚了,又惹到什麼東西。
徐庶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沒有半點高興。
反倒生出幾分寂寥之意。
少時行俠客之道,幫可幫之人,俠劍行義,誅滅惡賊。後悟得俠客可救數人,謀臣可救天下蒼生,便生棄武從文之念,意欲安邦衛國,願憑所學,救民於水火。
然而……
徐庶轉頭看向院裡寥寥數十人,收劍入鞘,口中輕哼著,“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