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典韋殺了一圈後,大搖大擺的向著南征軍大部隊走去,黃蓋面黑如漆。
憤怒的捶在城垛上,咬著牙說道:
“就這麼大搖大擺的回去,真當我江東是好欺負的不成?!”
這時,一士兵跑來,手裡拿著一封信件。
“黃將軍,主公來信,說是韓當將軍率領一萬五千名援軍趕來,不日便到。”
聽到這話,黃蓋面色稍緩,吩咐道:
“總算有個好訊息了,那我們就準備準備,迎接義公入”
“等一下。”
話說到一半,黃蓋腦海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什麼。
既然太平賊軍傾城而出,那麼他們的當陽口大營是否空虛。
若是有一軍趁著太平賊軍圍攻我城時佔據當陽口,那賊軍肯定會驚慌失措,到時候也能一解我秣陵城之危。
想到這裡,黃蓋連忙把人喊來。
“來人啊,快快把文房四寶拿來,我要寫信給義公,叫其不用來我秣陵城了,直接走水路直插當陽口。”
“此計若成,到時那太平賊軍在我江東可就成了喪家之犬了,哈哈哈哈哈。”
一旁的心腹裨將抱拳讚歎道:
“將軍高見!”
不多時,一騎快馬攜帶信件趁著南征軍還沒合圍之際,急速向著韓當趕來方向疾馳而去。
未知黃蓋佈置的趙雲一行人正籌措著舟船,準備利用水軍之便,快速繞過縣南大營,突襲黃蓋。
典韋看著士卒得辛辛苦苦從遠方的當陽口運來船隻,心有不忍,便提議道,“軍師,為何咱們不能向周邊的漁民借用舟船,反而要從當陽口運,這不是更遠嗎?”
諸葛亮耐心解釋道:“漁船是漁民賴以生存的東西,有些漁民更是直接把漁船當家,咱們初來乍到便借用他們的漁船,就跟強盜一來把他們的家搶了一樣。”
“這種事情,咱們是不能幹的,我們所要行的,得是王道,而非霸道。”
嚐到罵戰甜頭的典韋想著舟船一時半會也送不來,便主動請纓,再行罵戰。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
“典將軍能夠罵開縣南大營已是大功一件,這黃蓋生性謹慎,又有前車之鑑,怕是此計不成。”
典韋摸了摸腦袋,“閒著也是閒著,軍師,不如讓俺試一試?”
“有棗沒棗打兩杆嘛,反正咱們也不虧。”
“那就依典將軍的吧,不過典將軍不要抱有太多期望。”聽著典韋說到這份上了,諸葛亮也不好拒絕,便任由他去了。
隨後三天,典韋早九晚六的搬著板凳跑到城下開罵。
誰知連罵了三天,典韋自己都罵得喉嚨發疼,黃蓋愣是當作沒聽見,鳥都不鳥典韋一下。
趙雲於心不忍,拿著水袋把典韋叫了回來,“典兄弟,可以回來了,軍師那邊舟船已準備齊全,可以圍攻秣陵城了。”
“早就聽說這黃蓋是個老烏龜,任由我們如何挑釁都沒用。”
典韋道了聲謝後,把水袋裡的水一飲而盡,聲音沙啞得跟刀片互磨一樣。
“別說了,俺老典的畢生功力齊出,以對方祖宗為圓心、直系親戚為半徑,配以倫理、兩性、家畜、寵物、殯葬行業等領域的特有動詞及名詞,這都能把他祖宗十八代給罵醒了,那老小子就是不出城。”
“現在俺的聲音都快成只鴨子。”
“待到打進秣陵城,俺定要與那老登決一死戰,就沒見過這麼能忍的。”
趙雲嚥了口口水,點了點頭。
這三天,他是見識到了兩個厲害人物。
一個罵人罵到出神入化,另一個捱罵捱得難遇敵手。
捫心自問,趙雲覺得捱罵的要是自己,自己肯定是忍不住出城的。
典老哥這張嘴,是趙雲平生所見最損的厲害的一個。
等到典韋與趙雲二人回營後,諸葛亮已等候多時。
看著人員到齊,諸葛亮說道:
“諸位,恐怕還是要麻煩你們了。”
眾將齊聲高喊,“軍師請吩咐!”
諸葛亮點點頭,下達命令,“典將軍帶領一支部隊在正面圍困,另派張任將軍帶領騎兵繞過秣陵城,堵在江東一方通往秣陵城的必經之路上,而子龍則帶領水軍,於後方圍困秣陵城。”
“軍師,那我呢?”張繡問道。
“張繡將軍帶領作為接應,亮總覺得江東沒有那麼簡單,他們太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