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接到門房傳來的通知,直接起身,“孔明竟然這麼快,真是後生可畏。”
旁邊邁出門的戲志才聽到郭嘉的話,吐槽道,“後生可畏?你的歲數就大了一點吧。”
郭嘉白了戲志才一眼,“住嘴,現在不想跟你說話。”
戲志才小小心虛了一下。
“不就是趕在你去之前把你常去的青樓封了嗎?小問題嘛。”
“本來我是想著去最後玩一場......”郭嘉幽幽說道。
戲志才簇擁著郭嘉走出北宮內閣,“好啦好啦,走吧走吧,別讓主公他們久等。”
二人很快來到國師府,諸葛亮與張角兩個人剛好喝完一盞茶。
漢代喝茶的方式實在不是張角的菜。
現在的茶真的是茶湯。
方法跟水煮菜差不多。
“主公。”郭嘉、戲志才行禮說道。
張角一伸手,“坐吧,聽孔明講講,貧道也還沒聽。”
諸葛亮也跟著打招呼,“主公,二位學士。”
如今的國師府大廳內已經被佈置成了軍帳。
一張極其引人注目的沙盤坐落在大堂中央。
“開始吧。”郭嘉、戲志才點點頭,“洗耳恭聽孔明大論。”
諸葛亮取來一沓資料,分發給在場幾人,同時拉來幾張黑板,上面貼著一張張地圖。
最大的一張地圖便是刻畫著崑崙山脈與其周圍的西域諸國、西域都護府、涼州、益州還有羌人地區。
諸葛亮以羽扇指著那張地圖所標示的山脈。
“臣的戰略圍繞的是‘徹底根除崑崙諸妖威脅’而展開。”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以我國目前的國力是否足以發動一場傾國大戰。”諸葛亮看向負責全國民生的郭嘉。
郭嘉沉思一陣,不答反問。
“不知孔明想要動員多少戰兵,多少民夫來發動此戰?”
諸葛亮毫不猶豫回答,“傾盡全力,除留下部分以防備外敵外,其餘軍士全部參與!”
“如今我太平道太平軍定額十二萬,黃巾軍三十六萬。”
“地方軍因江東平定,恢復民生需要勞力而有所裁撤,但也保持著一郡三千人的定額。天下有十三州,九十三郡,便是近二十八萬兵。”
戲志才掐指一算,插嘴道:“再有呂將軍所言西域十萬兵,董將軍所言五萬兵,共合計九十一萬戰兵。”
諸葛亮點點頭,“然也,不過各部戰力不能統一算計,各部編制也是不同。”
“最精銳者無外乎太平軍,萬人為一軍,一軍中有三千騎卒,七千步卒,共十二軍。太平軍所用裝備皆為我太平道最新之物,人人皆披鐵甲不談,更是每十人分配一架巨蛛機,百夫長所披之甲為我墨家新研之墨甲。”
“次者為黃巾軍,萬人為一軍,一軍中有兩千騎卒,八千步卒,共三十六軍。亦是士卒人人身披鐵甲,是四方軍的主力部隊。配置為每百人分配一架巨蜘機,校尉可披墨甲。”
“再次者為地方軍,三千人為一軍,領兵者為假渠帥,皆為步卒,共九十三軍,士卒身披皮甲、藤甲。什長可披鐵甲,每千人分配一架巨蛛機,假統制官可披墨甲。”
“北方各部組成的五萬北戎軍與西域軍的戰力當是我太平道戰力最次者,雖有十五萬之眾,應是不堪大用。”
郭嘉點頭,算是同意諸葛亮的說法。
“孔明所言極是,西域軍頂多是作為我太平道僕從軍,不過這北方各部向來與我中原有所交戰,且言說有一萬騎手,戰力想來是高於西域軍的。”
“還有,我軍還有一支空軍,孔明莫非忘了?”
“空軍......”諸葛亮低頭思考一陣,看向張角,說道,“亮不知是否要這一支空軍上陣,還需主公做主。”
張角挑眉問道,“哦?說來聽聽。”
諸葛亮一邊說著,一邊把單翼機的資料遞到張角手中,“我太平道空軍所用飛機多為旋翼機,後又配置了新研製的單翼機。讓旋翼機上陣的話倒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就在於單翼機。”
“單翼機由於問世時間較短,單翼機的數量較少,而且單翼機的操作複雜程度甚於旋翼機,想要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還需一定時間。”
張角翻看著手中資料。
一式單翼機,機長9.85米,翼展14.35米,機高3.15米,載重870公斤,翼面積38.8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