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
這座讓整個太平道忌憚無比的山脈從外表看去卻不似什麼妖魔洞窟。
遠觀此山,山青疊翠;近觀此時山,翠疊青山。
山青疊翠,參天松婆娑弄影;翠疊青山,靠峻嶺逼陡懸崖。
逼陡澗,綠檜影搖玄豹尾;峻懸崖,青松折齒老龍腰。
往上看,似梯似磴;往下看,如穴如坑。
青山萬丈接雲霄,鬥澗鷹愁侵地戶,恍如是介於塵世與仙境之間的山巒。
山巒之間,虎蟒並行,老松之上,猿蹄豹吼。
一頭頭該出現在這裡的與不該出現在這裡的獸類不斷匯聚在主峰之下。
全都是開了靈智的妖獸,因仰慕崑崙妖神之名齊聚於此。
特別是當東海妖龍死後,由西至東所有有著自己野心的妖類都將投奔崑崙作為自己的首選。
其中不乏有成了氣候的妖將、妖王、大妖。
作為崑崙大管家的陸吾擺動一番身後的九條尾巴,一面人臉鎮定的看著底下越來越多的外來妖獸,絲毫不懼。
崑崙的妖魔相較外來妖獸有個特定稱呼:妖神。
妖神為神與妖的結合,乃是妖受神格而來。
妖神之中有弱有強,弱的妖神甚至都比不過一隻普普通通的妖王,主要得看神格的位階和該妖與神格的契合程度。
如之前沒有際遇的夢神,就是典型的神格與妖身相沖的表現。
在其騰飛之前,夢神就是崑崙妖神中的吊車尾。
但也不能說相沖的神格帶來的是完全的壞處,要是沒有神格為其開智,可能夢貘一輩子都不會踏上修行路。
要是該妖與神格之間極其契合,且該神格位階較高,那麼這尊妖神的發展潛力將會高於大妖。
如神首羅睺妖君。
這位幸運兒獲得神格位階之高,在崑崙山上都是少見。
幾乎可以預見神首羅睺妖君在崑崙的一把交椅。
可惜在這位妖君騰飛之前就被張角磨滅了它的成神路。
不過現在弱的妖神都被西妖王母吞食,化作自己的修為以對抗突破了的張角。
早在張角在太行山上閉關時,西妖王母就察覺到不對勁。
天地間屬於蒼天的份額不斷縮小,黃天的範圍不斷擴大。
甚至一度將蒼天逼到崑崙山脈地帶。
這時候,西妖王母就知道是張角又突破了,祂必須要去尋到提升修為的法門。
最好最快最便捷的方法自然是將一些低等妖神吞食,藉助它們的妖力和神格提升自己。
一度將崑崙所有妖王級別的妖神吞食乾淨,以西王母位階強行兼併其他神階,才堪堪爬升至與張角對壘的境界。
只有實力高於大妖的妖神才能倖免,如今的妖神僅代指於實力強於大妖又低於王母的妖魔們。
而叛逃東北四大家族的數百位仙家就是這股崑崙新興勢力的佼佼者。
如今的東北四大家族算是徹底的分裂了。
仙家中的大部分與四位主家堅定不移的循著祖輩傳下來的修行法門練一口清氣。
投奔崑崙的一小半仙家棄清轉濁,以吞食血肉為修煉之法,領頭者是常家之前的二當家,名為:常霸龍。
常霸龍就是一位外來“妖神”。
底下一群妖魔也都服它。
在這位大妖的帶領下,一圈外來妖魔虎視眈眈盯著端坐在主峰上的崑崙妖神們。
長著九個頭顱的開明獸端坐山下,九雙眼睛毫不畏懼的與一干妖魔對視,看管著崑崙的九門。
馬身虎紋的英招帶領著崑崙帶羽妖神飛在空中,扇動著凌冽寒風睥睨著一切。
西妖王母身穿華服,在兩隻青鳥的服侍下,緩緩走出埋葬了無數人族勞工才建成的宮殿。
當這位此間最強者出現在所有妖類面前時,山上山下數十萬妖類盡數抬頭,仰天咆哮。
咆哮聲破開遮蓋它們的森林,將頭頂連同腳下的樹葉猛的掀開,露出滿地的發白人骨。
正是這些人骨的血肉滋養,才使得頂上的枝椏嫩綠。
咆哮聲迴盪在山與山之間時,崑崙山上還有積年白雪,如今被這聲響震動。
巨大的聲響讓那些許未曾化開的積雪崩散開來,恍如千軍萬馬往山下奔騰。
西妖王母往右邊一揮手,盛大的雪崩全部飛天而起。
方才還如同猛獸一般的積雪,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