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既下,太平道在這片土地上已然沒有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敵人。
其餘的三大帝國距離太遠,且才經歷過一場大戰。
實在是不適合再掀起另外一場戰役。
既然沒有了外部壓力。
張角與他的內閣終於可以全身心的發展全國的建設。
在回到洛陽後,張角定下了接著先前五年發展計劃的一系列全國性的玄術工業化改造計劃,涵蓋了第二個五年到第五個五年,稱為二十年一籮筐計劃。
各項指標包括且不限於,多生多育;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掃盲運動;剿滅躲入山中的世家盜匪;進行徹底的土地改革;組建普及到縣的國有醫館;研製出針對天花等傳染病的藥物;收復羌地;收復北地各部土地;在全國上下修建公路、鐵路;組建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其中最主要的幾項自然是掃盲運動,組建工業體系,土地改革。
掃盲自然不必多說,擁有知識的工人就是工業化的重要基礎,張角給太平道掃盲幹部定下的標準是,在五年時間內,太平道本土十三州的每一個成年人至少要有識字八百的水平。
組建工業體系便是張角意圖將全國上下的工業區都捏合起來,進行統一的計劃統籌安排,至少在第一個二十年是這樣安排的。在當前只有太平道邁入工業化的時代,計劃經濟反而是最適合的。
土地改革這件事情太平道一直有在做,不過並不徹底,先前由於外有大敵,導致張角進行的改革都偏向於“溫和”,不敢有太大的動作。
現在張角裹挾滅妖大勝歸來,自然可以徹底的搞一搞。
張角的想法是,將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納入國有併發給農民使用權,徹底的廢掉有些人意圖透過土地兼併成為地主的心思。
轉眼間,二十載春秋悄然而過。
二十年前定下的諸多指標如今大多已經實現。
在這些指標中,最早實現的卻是收復羌地與收復北地各個部族。
前者不知怎的,作為羌人權力最高層的蠻馬羌族長跟他所依仗的十八騎打了起來,直接就把剛剛組建的大一統羌人給打得分崩離析,沒有了統一指揮官的羌人面對漢人,抵抗力近乎為零,被洛陽派去的兩萬黃巾軍輕鬆擊敗。
而後作為益州戰線指揮官的張繡為了洗刷被羌人擊敗的恥辱,親自帶兵爬過高聳的山脈,打進平均海拔四千米的羌地,耗時一年有餘,徹底掃清了羌地上的所有抵抗力量。
成功為太平道拿下這一塊世界上最高的土地,命名為藏州。
北方各個部族在沒了鮮卑這個大勢力的統一調配,同樣擋不住攜怒而歸的董卓。
本來北方各部派兵相助這件事,董卓是非常高興的,這不就意味著自己對待北地的懷柔策略是正確的嗎?
不曾想後來還給他玩了個背刺,直接坑死了太平道一位統制官、外加一位西方面軍將領。
因此董卓一回洛陽,便向張角請辭,果斷帶兵回去北地,大舉屠刀,將背刺太平道的幾個部族統統絞殺乾淨。
凡是高過車輪的異族,全部砍死。
嗯,車輪是放平的。
在董卓血腥的鎮壓之下,北方各部盡皆臣服在太平道的鐵蹄之下。
新地劃為一州,名為遼州。
與趙雲所下南州、呂布所下西州,共計四州。
二十年之功,太平道再添四州之地。
人口也發展到了萬萬之數。
就是原先作為軍隊編制的地方軍被改成地方警察,單獨列出來,不再是軍隊編制。
太平道努力發展了二十年,整個社會面貌可謂是煥然一新。
其中自然也是有走過一些彎路、錯路。
但好在有張角這一位道主在,各地一有動靜立馬進行處理,處理不了的直接予以鎮壓。
這才使得各方牛鬼蛇神不敢輕易抬頭。
他們悲哀的發現,好像只要有張角在,那麼他們再也不可能回到過去那個世家主宰一切的時代。
張角從國師府中走出,一路緩步走到諸葛亮所在宮殿。
這二十年對於張角來講,真是彈指一揮間。
好像沒有什麼改變,又好像有些變了。
張角看著街道兩邊,莫名感到恍惚。
這街道的景色,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
對了,自己穿越前去旅遊過的二三線城市就是這樣的。
穿越過來奮鬥了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