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揚等人跟湯瑞民談得很投緣。金秀公司、省鼓集團和省石化設計院在報價上做出了大幅度讓步以後,東襄化工方面表示能夠接受。 經過兩天耐心細緻的交流後,雙方順利簽署了工藝技術、工程設計和裝置製造的初步合作協議。待各方回去後再起草詳細的設計及製造合同。 耿志揚、齊大河和施玉奉各取所需滿意而歸。 回賓館的路上,齊大河感慨道:“這是我們公司四合一機組獲得的第二個製造合同。當初我們投入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才成功研發出四合一機組。大傢伙的努力和付出總算沒有白費。” 耿志揚寬慰道:“齊總,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二套就會有第三套,國產機組的價效比絕對碾壓進口機組,我想今後會有更多的企業採用你們公司的國產機組的。” “是啊!耿老弟說得對啊!”齊大河道:“我們這次只要了個成本價,一是考慮到對方是困難國企,我們必須給予一定的幫扶;二來呢,也是想盡快增加產品業績,方便以後開啟國內市場。” 施玉奉在旁道:“老齊,人家湯總不是說,江寧化工也想上一套雙加壓法硝酸嗎?雖然具體規模還不太清楚,但你可以讓人先去接觸接觸,看看情況再說呀?” “我也有這想法!”齊大河道:“等回去我就讓銷售部門的同志去他們那裡跑一跑。要是他們真想上的話,我就喊著你們兩家一塊兒過去談談。” “好啊!”耿志揚痛快道:“江寧化工實力雄厚,他們不怎麼缺錢。我看可以試著說服他們,咱們採用總承包的方式接下這次的硝酸建設任務來。” 施玉奉頓感興趣道:“哎呀,耿老弟說得對啊!老齊,你們去的時候叫上我,我也想去看看。” 齊大河道:“那咱們還等什麼?我看咱仨就別回去了,直接改道江寧化工。咱們三家直接跟他們談,正好顯示出咱們的誠意來。” 耿志揚見他如此性急,並沒有打擊他的積極性,而是淡淡一笑道:“行啊!反正我沒什麼事,就陪著齊總跑上一趟!” 施玉奉也捧場道:“去就去,正好一趟跑下來不用跑兩趟。” 1994年時,金秀公司曾經為江寧化工的濃硝酸裝置提供過濃縮塔改造服務,因此跟對方有過聯絡。為了避免白跑一趟,耿志揚找出當時聯絡人的電話打了過去,想先問個明白。 耿志揚電話聯絡的人是江寧化工硝酸公司的經理夏鵬程。 電話打通以後,耿志揚把來意一說,夏鵬程敞亮承認道:“耿總,我們公司是打算新上一套雙加壓法硝酸裝置,規模為年產十五萬噸。” 耿志揚心頭一喜道:“夏經理,我們公司擁有雙加壓法硝酸專利技術,而且還能提供最先進的氨氧化爐和吸收塔。要不我去你那裡見個面談一談?” “好啊!你來吧!”夏鵬程道:“我正想去安海找你呢。你來了我就少跑一趟了。” 耿志揚順勢道:“我們省鼓集團可以提供價效比極高的國產四合一機組。省石化設計院可以提供全套工程設計服務。要不我帶著他們兩家一塊兒去你那兒?” 夏鵬程不可能知道耿志揚正跟齊大河和施玉奉在一起,還以為他考慮得比較周到,略略緩了一緩道:“行啊,你能叫上的話都來吧!” 扣上電話後,耿志揚衝齊大河和施玉奉道:“好訊息!一個是對方證實他們的確是準備新上上一套年產十五萬噸雙加壓法硝酸裝置。另一個是,同意咱們三家一塊去談。” 齊大河聽罷,揮舞著手臂道:“那咱們還等什麼?趕緊買火車票去呀!” 施玉奉也附和道:“耿老弟,咱們今天就買票往那兒趕吧!” 三個人說到做到,立即從賓館代銷點買了去江城的火車票,當天晚上便做著伴一起趕往了江寧化工。 兩天之後,三個人風塵僕僕來到江寧化工硝酸公司見到了負責人夏鵬程。 大傢伙交流完技術上的細節後,耿志揚適時提出了本次硝酸專案採用總承包的方式,由北海省石化院、省鼓集團、金秀公司和氮肥公司四家聯合承接專案的建設及試車任務,最終以交鑰匙的形式把執行平穩的硝酸裝置交到江寧化工手上。 硝酸專案採用總承包的形式可以省卻江寧化工很多精力,而且談妥了總價後也不用再擔心造價突破預算。夏鵬程在請示了上級意見後,最終同意了採用EPC總承包的方式運作該專案。 正像耿志揚估計的那樣,江寧化工財大氣粗,在報價環節並沒有斤斤計較,比起東襄化工來確實爽快很多。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雙方很順利地在商務報價上達成了一致意見。至於談妥的價格,那自然是非常可以的。 事情辦完之後,齊大河和施玉奉急著回去跟上級領導彙報。他們倆急匆匆走後,耿志揚則單獨留了下來,打算藉著來江城的機會跟自己的弟弟和未來弟媳見上一面。 耿志傑和駱詩文已經在今年上半年登了記,但還沒有來得及辦結婚儀式,計劃利用國慶節假期回家舉行婚禮大典。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