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部分(3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當日本的戰鬥機飛到“太湖”號的上空時,卻發現這艘頑強的戰艦仍然浮在海面上,甚至還有兩座近程防空系統可以戰鬥!如果不是沒有武器的話,日本人還會繼續發動攻擊,但是看到這艘千瘡百孔,幾乎快要散架的戰艦還在戰鬥著的時候,日本人心裡也升起了佩服之情,紛紛撤出了戰鬥!

只從這一戰之後,“太湖”級戰列艦在日本人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全世界關注海軍裝備的人心中也留下了同樣的印象。“太湖”號甚至因為這一戰而被稱著“不沉艦”。可以說,這一戰充分的展現出了太“太湖”級戰列艦的生存能力,為戰列艦的重生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當日本人心情複雜的準備回到自己艦隊去的時候,海面上只有數艘小型救生艇還在努力的打撈落水官兵。而天空中,幾乎都是中國海軍的戰鬥機。他們熟悉的那些戰艦,“富士山”號航母,“秋風”號巡洋艦,“神川”號驅逐艦,所有的戰艦都已經不見了蹤影!而當這些日本戰鬥機倉皇逃竄之後,這場持續了4個多小時的海戰才完全結束了!

這一戰,中國海軍以損失4艘戰艦,重創1艘戰列艦,損失35架戰鬥機的輕微代價,全殲了日本主力艦隊,就連一艘反潛護衛艦都沒有放過!而日本艦隊的覆滅,也代表著日本的徹底失敗!

可以說,這是劃時代的一場海戰,雖然雙方的實力仍然不平等,但是卻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洋海戰,而不是在對馬海峽中那種特殊場合中的海戰。這一戰,功勞最大的絕對是中國的幾艘戰列艦,甚至很多人認為航母只充當起了戰列艦的輔助工作,並不是打擊的主力。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的話,中國完全可以用幾艘戰列艦解決掉日本艦隊!這一戰讓戰列艦獲得了新生,同時也奠定了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甚至全世界的地位。光是在打擊能力這一項上,就算美國海軍要追趕,恐怕也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達到中國海軍的水平。當然,從政治意義上來講,這一戰標誌著日本的徹底失敗,更標誌著西太平洋新秩序的建立!

第九章 硝煙散去

第九章 硝煙散去

日本艦隊的全軍覆沒,與其說是震驚了整個世界,還不如說是中國海軍實力的完美展現。在之前的10多年和平建設中,關於海軍的發展方向就一直是個爭論,因為第二次馬島戰爭中,對海軍未來埋下了太多的伏筆。

最主要的分歧,還是在海軍作用的問題上。自從海軍誕生以來,就一直是最富有進攻性的軍種,只有在進攻中,海軍才能夠將其最大的潛力發揮出來,也只有進攻中,海軍才能體現出價值來!但是,就在這個進攻的問題上,卻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看法。

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迫於前蘇聯強大的潛艇與導彈力量,將海軍的主要發展方向定在了大洋決戰上,特別強調反潛與防空作戰,而艦隊的打擊任務,基本上就都落到了美國的航母身上了。而在冷戰結束之後,蘇聯的龐大艦隊一朝解體,美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都失去了有威脅的對手。而此時,恐怖襲擊以及那些不聽美國話的“流氓”國家成為了美國最大的麻煩。所以,美國海軍開始轉型,放棄了大洋決戰的思想,因為沒人與他決戰了,選擇了由海到陸的打擊方向進行發展。而頂峰之做自然是DD21與裝上巡航導彈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了。但是,第二次馬島戰爭卻從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美國海軍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在後面的十多年中,中國海軍的迅速強大,讓美國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脅,這其中,中國潛艇的強大力量,更是讓美國坐臥不安。

面對強大的中國海軍,美國海軍的發展思想從新回到了冷戰時期,誰叫現在是一場新的冷戰呢?DD21“金斯頓”級驅逐艦的建造數量由56艘削減到了32艘,而CG21巡洋艦的數量卻增加到了32艘;同時“弗吉利亞”級核潛艇的數量增加到了48艘,新開工的“弗羅裡達”級核潛艇計劃建造54艘,完全取代“洛衫磯”級以及第一批“弗吉利亞”級潛艇:“美國”級航母的建造數量也增加到了5艘,除了替換“企業”號,與兩艘常規航母之外,還將使美國的航母數量增加到14艘,同時還計劃再建造5艘,出了替換服役狀態不好的“尼米茲”號與“卡爾·文森”號之外,將使美國航母的數量擴充到17艘,讓每個大洋艦隊擁有8艘航母,可以同時對抗中國與歐洲的海軍艦隊!

這麼龐大的擴軍計劃,大概也就只有美國才能夠做得出來,而且除了大專案之外,美國也在極力提高自己海軍的技術水平,特別是反艦打擊力量。但是,美國這次把寶都押在了導彈上,從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