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部分(3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以及在轟炸中儘量避免了對平民的打擊,所以在第一階段的戰略轟炸中,轟炸失誤的機率是相當低的,即使是第一次投入實戰的空天戰略轟炸機,也很少將炸彈投到民事目標上。兩個半月的時間內,中國的轟炸機只出現過三次失誤,而這比起數萬架次的轟炸行動來講,這種失誤率已經是相當低的了。另外,彈藥的小型化也極大的減少了附帶傷害,其中針對城區內軍事目標的轟炸使用的全是小型化的制導彈藥,對目標實施的是非常精確的打擊,往往炸彈在準確命中了目標之後,其周圍50米範圍內的民事目標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戰略轟炸充分的顯示出了中國空軍,海軍,以及天軍等航空作戰部隊的打擊能力。毫無疑問的,空軍發揮了主要的作用,空軍的戰略轟炸機,以及部署在前線附近的戰術戰機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在所有的目標中,空軍摧毀了60%左右。而第一次投入攻擊行動的天軍也表現出了其超越了一般空中力量的能力,天軍在作戰中雖然只完成了不到15%的任務,但是其打擊的目標都是最危險的,是空軍與海軍戰機無法執行的高難度任務,而且在整個行動中,沒有一架空天轟炸機被擊落,沒有出現過一次誤炸,而轟炸的成功率更是接近了100%。而海軍因為部署在外圍地區,且主要任務是與美國海軍對抗,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海軍在這次戰略打擊中承擔的任務並不重要,但是其表現也說明,中國海軍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中國海軍仍然是保衛中國利益最主要的作戰力量!

在第一階段的戰略轟炸結束之後,轟炸行動停止了一個月,一方面是要讓部隊得到休整,並且確認第一階段轟炸行動的完成率,以決定是否進行補充轟炸,另外一方面,則是用這段時間迫使奧爾特加政府認識到戰爭已經無法獲得勝利了,讓其投降,以儘量減少戰爭的損失。

到了這時候,明眼人都知道,奧爾特加政府其實已經完蛋了,中國這種高效率的戰略轟炸沒有給奧爾特加一點機會,歐洲聯合政府已經被解除了生產能力,即使他們的軍隊仍然沒有投降,但是隨著後勤生產遭到了徹底的破壞,失敗已經是遲早的事情了。如果換著一個理智的統治者在奧爾特加的位置上的話,也許戰爭到這個時候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歐洲已經沒有資本再打下去,歐洲的天空已經掌握在別人的手裡,即使他要繼續戰爭,也要首先考慮防空的問題,以及怎麼為前線的軍隊提供足夠的戰爭物資。當然,如果是另外一個理智的統治者在奧爾特加的位置上的話,那麼戰爭也許就不會爆發了,所以,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在奧爾特加決定了要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就壓根沒有考慮過會在這個時候投降,所以戰爭仍然繼續進行著!

在奧爾特加明確的拒絕了投降之後,第二階段的戰略轟炸隨即發動。為了儘量的減少戰爭的損失,在這一階段的戰略轟炸中,中國戰機投下的炸彈幾乎都落到了歐洲聯合政府的軍隊頭上。其實,這已經不算是完全的戰略轟炸了,而是在讓戰略轟炸機執行戰術打擊任務,只不過,這比一般的戰術攻擊機執行該任務的效率要高出很多,因為一般的戰術攻擊機攜帶的彈藥只能夠打擊5個左右的目標,而一架戰略轟炸機所攜帶的彈藥卻能夠打擊數十個目標。

在這一階段的轟炸開始之前,中國就已經完成了協調歐洲獨立國家的事情,讓所有的反奧國家都統一起來作戰。所以,當中國的轟炸機在歐洲本土上空肆意的打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歐洲反奧國家的軍隊也跟隨著炸彈爆炸的聲響一步步的向著奧爾特加控制的中心地區…德意志地區穩步前進著。

首先遭到大規模打擊的是部署在東歐地區的歐洲聯合政府的重灌甲集團軍。這一地區的地形以平原為主,非常適合重型裝甲部隊作戰,而這也是進攻德意志地區的跳板,二戰時,蘇聯紅軍就是透過波蘭地區打入德國的。而此時,羅馬尼亞政府也已經得到了大批的中國援助,其重灌甲部隊已經非常龐大了,所以奧爾特加將其主要的裝甲部隊都部署在了波蘭地區,準備在這裡阻擋住羅馬尼亞軍團的進攻。而為了削弱奧爾特加的作戰能力,並且儘快攻入德意志地區,所以,在第二階段戰略轟炸的最初兩週時間中,中國轟炸機投下的炸彈基本上都集中到了波蘭地區,針對歐洲聯合政府重灌甲集團軍的打擊異常的猛烈!

轟炸持續了兩週,打擊效果非常明顯,但是讓中國感到失望的是,羅馬尼亞軍團的進攻速度卻異常的緩慢,一方面是羅馬尼亞軍隊缺乏有效的指揮體系,其將領都對眼前的勝利感到了滿意,而不想冒險再繼續進攻了,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奧爾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