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覺得,要是把第2集團軍群打殘廢了,他怎麼向何永剛交代?這些因素,就導致了第2集團軍群的不滿。現在,魏明濤終於將這兩支部隊分開來使用,各擋一面,而且讓第2集團軍群上了最艱苦的戰場,也許,他們再也不會埋怨魏明濤不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了!
面對美軍頑強的突擊,第2集團軍群雖然兵力上不足,而且得不到多少支援(當時遠端炮兵還沒有完成部署,而空軍的主要任務是壓制美軍,而不是進行戰場支援),他們卻在戰鬥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這股勇氣,不是來自保衛家園,而是為了軍人的榮譽,為了證明他們的實力。也許,只有在戰鬥中,才能夠證明軍人的價值,而這一點註定了第2集團軍群的官兵要遭受一次血於火的洗禮在凡特倫大橋東面,20軍完成了攻佔這座大橋的任務之後,並沒有炸掉大橋,而是守了2個小時,等到27軍過來之後,才將守衛大橋的任務交給了27軍的一支機械話步兵旅,隨後就投入到了更需要他們的戰鬥中去。而負責守衛這座大橋的部隊是整個戰役中打得最艱苦的一支部隊了!
27軍本來是負責地面突擊的,其部隊的特點是在高速突擊中殲滅敵人,他們不是一支步兵部隊,所以在防禦作戰方面有著很大的缺陷。比如,當時部署在凡特倫大橋的245旅就極為缺乏火炮等壓制性武器(在進攻作戰中,主要的突擊力量是裝甲部隊,而火炮一般都配屬與防禦部隊或者是支援部隊),而為了完成守衛大橋的任務,245旅不得不放棄了他們的裝甲戰車,將大部分裝甲戰車當做了防禦陣地上的火力點,步兵則下車作戰,利用簡單的防禦陣地抵擋如同潮水般湧來的美軍!
當時,245旅完全可以炸掉大橋,這樣也能夠切斷美軍西去的通道,但是245旅的官兵們都知道,不到最後關頭,他們不能炸掉這座大橋,因為這次戰役結束之後,要向進攻沃思堡的話,那麼中國軍隊也就只有從這裡透過特里尼蒂河,如果炸掉了大橋的話,那麼也就無法迅速的進攻沃思堡,這至少將減少這次戰役勝利價值的一半!當然,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中,要想在特里尼蒂河上架設浮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多堅強的人,都無法在冰冷的河水裡堅持5分鐘。同樣的,雖然河流表面結了冰,但是隻要架橋裝置一放上去,冰面就會脆裂,結果可想而知!
守衛大橋的245旅一共只有500名官兵,他們卻在這裡面對至少20萬美軍,一直堅持到了援軍的到來。也許,誰也想不通這些中國軍人是怎麼堅持下來的,要知道,當時他們沒有得到及時的火力支援,甚至沒有得到多少彈藥補充,就憑他們的凡身肉體,能夠擋住比自己多出幾十倍的敵人嗎?
而當245旅最後走下戰場的時候,4500名官兵中只有不到200人能夠站起來,就算是被抬下去的也不多了!大部分犧牲的官兵甚至連屍體都找不到了,有的是在戰鬥中被炸成了碎片,有的則是掉進了特里尼蒂河,永遠的消失了!
戰鬥就是這麼殘酷的事情,可以說,前5個小時,魏明濤的精神一點都沒有能夠放鬆下來,西面的防線搖搖欲墜,而: 軍在泰勒城南面與美軍殺成了一團,但是卻沒有能夠消滅多少美軍,因為美軍的數量確實是太多了!27軍雖然成功的機動到了美軍的北面,擋住了美軍北上的通道,但是卻幾乎成為了一支孤軍,根本就動彈不得,在很多地方面對大批美軍的坦克時,27軍只能夠勉強迎戰,更談不上配合28軍向泰勒進攻了!
整個戰鬥打得異常的驚險,後來魏明濤都承認,泰勒城戰役是他所指揮的多次戰役中最為驚險的一次,到處都是漏洞,到處都是危險,而他也時刻都不能放鬆下來。這一切,直到第3集團軍群的坦克出現在了22軍防線的後方,從東面加入了進攻美軍的戰鬥。遠端炮兵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2個小時部署到位,而42軍與20軍也開始全力打擊美軍裝甲部隊的時候才有所改觀,但是從整個戰場上來看,魏明濤沒有能夠集中優勢火力,用32萬地面部隊去打65萬美軍,而且還要時刻提防著來自其他方向上美軍的威脅,這也不是一場輕鬆的戰役!
“楊懷光上將又跑到前線去了,聽說他現在正在54軍前線指揮戰鬥,38軍已經開始向北突擊,爭取與27軍取得聯絡,而38軍則在南面做進攻準備! ”
“他又上前線去了?”魏明濤這次沒有責怪楊懷光,如果他是集團軍群司令的話,恐怕也跑到前線指揮所去了, “那也好,至少他在前面能夠更清楚的瞭解戰場上的情況,36軍現在在哪?”
“正在向西前進,楊懷光聽說西面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