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發作為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在中國的政界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一個普通的觀點中,其地位是排在柯敏明之後,韓譽之前的中國第二號政治人物,但是,他的這個位置卻很尷尬。
因為人代會主席本身就是對國家元首的一個制約力量,同時也是輔助力量,至於哪一種力量佔有主導地位,就要由當時的政治情況決定了!
在戰爭期間,章海發是柯敏明的堅定支持者,即使是在戰爭爆發之前,章海發也堅定的擁護柯敏明的強硬主張,可以說,在戰爭準備階段,章海發在人代會上為柯敏明提供的支援相當的重要,當時中國多項為戰爭準備的法律能夠得到透過與確立,經濟調整的行政命令能夠得到支援,這都與章海發有分不開的關係!而在戰爭爆發之後,也正是章海發在人代會上的努力,讓柯敏明迅速的掌握了國家大權,讓中國能夠集中力量進行戰爭,而不是在是否打的這個問題上陷入僵局之中!
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章海發本人其實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份子,同時在政治立場上也相當的強硬!而這也是為什麼柯敏明在成為了國家元首之後要推舉他來擔任人代會主席的原因!但是,他與柯敏明有一點不同,即章海發在政治思想上比較保守,沒有柯敏明那麼激進,即使他同樣的強硬,但是從根本的政治立場上來看,他卻沒有多少創新與開拓的意識。而這也就是在戰爭結束之後,他與柯敏明衝突最明顯的地方!
戰爭結束之後,章海發主張儘量謀取戰爭利益,發展中國的經濟,同時主張對全世界實施霸權統治!當然,這個觀點與柯敏明的目的是一樣的,但是他主張採取的手段卻與柯敏明大相徑庭!比如,在對戰敗國的處理觀點上,柯敏明主張協助戰敗國發展經濟,以保證中國的長遠利益,但是章海發卻主張對戰敗國進行掠奪,以保證中國經濟在戰後能夠快速發展。同樣的,在對同盟國的支援上,柯敏明主張共同發展,以此來確保世界的穩定與和平,這其實也是確保了中國本身的利益,但是章海發卻認為,應該降低對同盟國的支援,利用經濟這把利刃來迫使同盟國屈服!而他們兩人有分歧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即柯敏明在戰後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利益了,柯敏明是將中國當做了世界的主導力量來看待的,用句簡單的話說,世界的利益即中國的利益。而章海發的思想仍然是保守的,雖然他也承認中國主宰世界的觀點,但是他並沒有認識到中國利益與世界利益之間的關係,而是很狹隘的認為,保護中國利益,就必然要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如果是在以往,這種政治上的分歧是沒有多大影響的,但是在戰後那個特殊的時期,他們兩人的這種政治分歧就是致命的!
章海發與柯敏明合作了十多年了,他也深知柯敏明的為人,對於一個以鐵碗手段聞名的政治家來說,任何擋在起前面的人都將被他撕碎!而章海發也知道,在這之前,已經有好幾個高官因為與柯敏明的政治理念不一樣,最終不但丟了官,而且還落得個身敗名裂!而這次改革行動開始之後,大批的政府官員紛紛辭職,以此避開了柯敏明的改革戰車,當然,而這些官員的行為在章海發看來,是逃避,而不是前進!而對於一個有著明確的政治理想,而且已經取得了重大政治成就的人來說,也許理想比什麼都顯得更為重要吧!
章海發沒有退卻,他在堅持,但是這種堅持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呢?就在柯敏明做出了決定之後,章海發也感覺到氣氛緊張了起來,那些站在柯敏明那一方的政府官員在各種各樣的會議上都將矛頭對準了他,而在以往,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當然,任何事情發生之前都有先兆的,章海發也感覺到了!但是,他卻沒有認識到,他的一舉一動已經在情報人員的嚴密監視之下了!
也許,這種利用情報部門監視國內高階官員的做法本身就是違法的。歷史上,美國的水門事件就是因為美國總統動用情報報機構監視競選對手,最後時間暴光,導致總統辭職!而在上百年的時間內,這類醜聞從來就沒有少過,即使是在中國,這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情!當然,各個國家從保護人權的立場出發,也制訂了相關的法律,禁止政府動用情報力量監視政治對手的行動!但是,法律在很多時候並不可能普及到每一個角落裡去!而這種利用情報系統監視政治對手的行為其實早就已經被預設了!
當然,監視本身只是一種行為,而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是由監視本身帶來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了。透過一週的嚴密監控,章海發的一舉一動都被摸得非常清楚了,同時軍情局透過各個渠道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