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3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一個沒有多少歷史的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上的態度差別,以及最後所收到的不同的效果!

在英阿這輪核武器風波中,美國的外交只能用失敗來形容,或者說是被被自己的聰明誤了。按照美國的設想,如果能夠與歐洲取得良好的溝通,就能夠化解與歐洲的矛盾與懷疑。但是美國忘記了,在現在的情況下,美國有可能與歐洲進行深入的溝通嗎?不說別的,美國敢把自己的真實政策拿出來示人嗎?如果溝通不能深入的話,就只能顯得有所掩飾,大概這不但不能改變歐洲對美國的猜疑態度,還會讓歐洲更加覺得美國有所隱瞞吧!

事情也確實如此,奧斯到歐洲跑了一趟,但卻收效甚微。而中國沒有派任何人去,只是透過駐法國大使,向歐洲提供了最新的情報,就讓歐洲做出了選擇。現在歐洲不但在懷疑美國,甚至擔心美國在必要的時候會抽歐洲的後腿。所以,在奧斯前腳離開巴黎回國的時候,德國外長與英國外交大臣就一起去了華盛頓,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美國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並且要美國嚴格按照北約的準則,為英國提供全面幫助,並且斷絕與阿根廷的關係,並且對阿根廷事實制裁。

不用說,美國是不可能答應歐洲的這一要求的,如果真的答應了,那美國才是笨蛋。這不是拿繩子向自己的脖子上套嗎?而當美國明白是中國從中搗鬼之後,自然明白這次的選擇錯誤了。與其向歐洲示好,還不如保持沉默,這樣反而能夠以不變應萬變。但是,此時再後悔,也遲了!

對這兩位歐洲大國的外交家,美國的態度是很曖昧的,即沒有表示會全力支援英國,也沒有表示會斷絕與阿根廷的關係,更不可能答應制裁阿根廷。就這樣,兩位歐洲人在華盛頓待了三天,見得不到明確的答覆之後,也就各自回去了。但是,他們這一走,美國人可真的急了!

歐洲人前腳一走,奧斯就再次踏上了對外訪問的道路,去了巴西。很明顯,現在要修復與歐洲的關係已經不容易了,所以美國需要在南美得到巴西的支援。而就在這一天,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葡萄牙,挪威,比利時,希臘,波蘭的外交部長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聯合宣佈,歐洲聯合艦隊將取代英國遠征艦隊,同日,這11個歐洲國家,宣佈以歐盟的名義對阿根廷宣戰,並且立即做出了派兵的決定!

這對任何一個國家,特別是美國來講,無疑是青天霹靂,產生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現在,美國已經被逼到了必須要做出選擇的地步上了。不管怎麼樣,美國都要做出決定了,再也不能採取模糊態度。不然的話,不管最後誰勝誰負,美國都將得不到一點好處,還會因為自己的態度不明確,最後得罪雙方。所以,不管歐洲是輸是贏,都不會感謝美國了,而且歐洲要是輸了的話,還會把這筆帳記在美國的頭上。而阿根廷要是輸了的話,自然也會認為是美國出賣了他們,但是如果美國能夠幫助阿根廷取得勝利的話,那就自然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迅速的做出了回應。因為歐洲已經做出了聯合出兵的決定,而這已經超出了北約的支援範圍(法國已經退出了北約),所以,美國已經沒有義務在北約的範疇之內幫助英國作戰了。所以,美國立即撤消了對英國的支援。雖然,美國沒有明著宣佈會立即支援阿根廷,但是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他不會支援英國了,自然就會轉為支援阿根廷!很快,第一批出售給巴西的戰鬥機就轉場降落到了巴西北部的空軍基地上。而在兩週之後這批戰鬥機被巴西轉手就賣到了阿根廷手中。美國這種支援阿根廷的態度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當然,美國在情報上對阿根廷的幫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畢竟,現在中國的全球衛星偵察系統並不完善,歐洲的也不完善,唯一具備有全球偵察系統的就只有美國了,所以,只有美國才能夠為阿根廷提供最及時的情報。

對於美國這麼迅速的態度轉變,歐洲的反應並不強烈,似乎這已經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一樣。當然,歐洲也表示,沒有美國的支援,歐洲仍然有信心以自己的力量贏得這場戰爭。同時,歐洲將爭取在儘量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而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歐洲已經上馬了“歐洲聯合轟炸機”計劃。這種轟炸機是由空中客車公司承擔研製的一型戰略轟炸機,而這也是空客公司承擔的第一份軍品研製計劃。但是,即使是按照最快的研製速度,恐怕也要在10年之後才有可能成功。所以,這種轟炸機對這場戰爭的影響並不大。只是,由此表現出來的,歐洲聯合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

當然,這也是美歐分裂的開始。一場看起來與美國歐洲都沒有多少關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