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現在前線的戰鬥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即使印度的反擊已經結束了,但是志願軍的將士還遠沒有輕鬆下來,在新的目標下,他們還需要繼續努力的戰鬥!
第十一章 高峰時刻
第十一章 高峰時刻
印度的化學武器風波在國際上引起的反應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要證明中國交出來的這些證據,需要一段時間,由國際組織進行調查。雖然歐洲對此事的反應非常大,但是在證據被證實有效之前,歐洲是不會做出過激的行動的,畢竟只要歐洲一動,那這場戰爭還真無法收拾了。而且,美國在背後向歐洲做的工作不少,也影響到了部分歐洲國家的態度。
出了歐洲的反應之外,俄羅斯的反應也非常出人意料。按照很多人的理解,俄羅斯與印度是傳統盟友,不管是在戰爭爆發之前,還是在這一個多月裡,俄羅斯一直堅持向印度輸出武器,只是改為了現金交易。但是,當印度的化學武器風波出現之後,俄羅斯的態度一下來了個180度的轉彎,開始禁止向印度出售一切武器了,甚至連為以前出售的武器提供後勤保證都禁止了。雖然俄羅斯的態度變化很快,但是也不難理解。作為傳統盟友,印度現在投入到了美國的懷抱中,而俄羅斯又處處受到美國的打壓,對於這種背叛行為,俄羅斯當然不會給印度什麼好果子吃。之前沒有對印度下手,是俄羅斯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而現在理由送到手裡來了,俄羅斯自然要給印度一點顏色看了!
但是,這次化學武器風波的效果還遠遠沒有表現出來,畢竟印度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國,他並不是伊拉克,誰也不敢草率的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戰爭卻不會等任何人,就在國際社會為印度的化學武器所擔憂的時候,在戰場上,中國志願軍與印度軍隊的對抗終於達到了高潮。
當印度軍隊開始突圍的時候,奇拉維上將是報著必死的決心來指揮戰鬥的,他很清楚的知道,哪怕有一點工作沒有做到位,他們的突圍都將遭受失敗,而失敗的代價是讓中部戰場成為印度軍隊的墳墓!
為了鼓舞部隊計程車氣,並且能夠更好的指揮部隊行動,奇拉維並沒有如同大多數印度的將領那樣,在部隊還沒有撤出去的時候,自己就先跑了。當然,奇拉維也絕對不是那種會放棄自己部下的將領,按照他的一慣風格,只要還有印度士兵在戰鬥,他就將堅持到最後!但是,即使這位最高指揮官如此勇猛,卻換不來印度人的勝利!
後來有名印度軍史學家總結奇拉維的作戰經歷的時候,對這次行動中,上將為什麼不阻止別的將官先逃跑感到很奇怪。就在奇拉維自己還堅守在戰場上的時候,大部分的將官都已經先回到印度本土去了。但是這些“逃”回去的將官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不是在軍事法庭上成為被告,就是被印度民族主義份子秘密的處死。很顯然,他們的過錯是無法得到原諒的。而這又從另外一個側面來映襯了奇拉維的高大身影!
雖然,手裡握有100萬重兵,但是奇拉維很清楚,這次突圍作戰,他們是敗多勝少。特別是中國強大的空中打擊面前,他們只有被動挨打的命,就算做牽制的第一集團軍的行動都成功了,他們也難以越過空降16軍在前方組織的那道鐵火防線。而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非常激烈,甚至超過了中印大部分將領的預料!
在左翼突擊的第一集團軍的一個裝甲軍只與志願軍39軍交過一次手,就被39消滅了一大半,其中大部分都是被39軍的遠端炮火所幹掉的。戰鬥還沒有打到10個小時,在這個方向上的反突擊就基本上失敗了。而這個只剩餘不到30%兵力的裝甲軍也退了下來,在防線的後方進行休整,同時充當起了防線左翼的預備隊,看來,奇拉維已經把這支部隊當做消耗品了!
而在右翼,迂迴進攻39軍後方的2個軍,花了10個小時還沒能前進50公里!甚至比步兵徒步前進的速度還要慢!原因很簡單,一直在印度軍隊右翼活動的那支不到3000人的志願軍嚴重的干擾了這支部隊的進攻,威脅到了這2個軍的後方,導致部隊進攻嚴重受挫。而在這裡耽擱的時間,直接導致了第一集團軍的作戰計劃破產,也就是印度人的牽制防禦計劃破產!
奇拉維的希望幾乎都寄託在了右翼部隊的行動上,只要這支部隊完成了任務,他就至少有2天的時間可以進行突圍作戰。但是,現在奇拉維幾乎絕望了。那支志願軍部隊簡直就如同影子一般訂在右翼叢集的旁邊,只要有機會,就衝上來咬一口,給右翼叢集造成傷害之後,在印度的部隊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撤了回去,等到下次機會到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