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現在為了儲存實力,他必須要撤下來。但是,就在他開始準備撤退工作的時候,卻收到了一份來自國內最高指揮部的命令,讓他不管用什麼辦法,至少要殲滅一箇中國軍!這份命令的口吻是很堅決的,看來,奇拉維的轉圜餘地並不多!
迫不得已,奇拉維只有硬著頭皮上了。為了能夠迅速的達到殲滅一箇中國軍的目的,就必須要集中兵力,在兩之中國志願軍中選擇一個目標。很自然的,奇拉維的目光落到了20的身上,因為比起對21軍的掃蕩來講,對付20軍這個還沒有被分散的,補給已經出現問題的中國軍,似乎要容易一點!很快,奇拉維就對前線的部隊重新做出了部署來。
首先,兩支進行合圍行動的坦克師加強了突擊力度,另外還有2個裝甲師加入了近來,爭取迅速的將包圍圈合上。而原先負責對21軍進行掃蕩的2個機械化軍也被調動到了包圍圈的外圍,一個軍充當起了戰略預備隊,另外一個軍則準備加入到了對20軍的最後突擊作戰中來。而在最外圍的印度二線部隊也開始收縮,準備以空間來換取時間,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奇拉維還是有信心用優勢兵力來消滅20軍的,只是,這要付出的代價絕對不輕!
但是,奇拉維在這個時候進行這些調動,會有多少用嗎?也許,他期盼著能夠在戰場上殲滅一支中國軍隊,這對提高印度軍隊計程車氣有著巨大的幫助,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印度都需要這樣一次勝利來鼓舞大家的戰鬥意志。但是,實際情況會如同他所預計的那樣嗎?而中國軍隊又有那麼好對付嗎?
在印度這邊緊鑼密鼓的準備著打一場大規模的包圍殲滅戰的同時,20軍也在進行著緊張的自救工作。
首先突圍出去的是機械化步兵師的坦克團。當這個團的120輛05式主戰坦克殺出印度的三層包圍圈的時候,已經損失過半了。但是,當這些志願軍官兵回過頭來的時候,才發現,他們衝得太猛了,一下把隨同突圍的機械化步兵團都給拉在了後面。當然,在戰場上拋棄戰友,這絕對是不可能在中國軍隊身上發生的。所以,這個坦克團在攻佔了一處印度的臨時物資基地,找到了足夠的燃料之後,又轉身殺了回去,從外面對印度的包圍陣地發動了突擊!
也許,當這些戰士在前線戰鬥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考慮到生死,更很少有人考慮到他們在為誰而戰鬥。現在,當這個團的不到60輛坦克再次殺向印度的陣地時,也許,他們想到的只是怎麼將戰友營救出來,並且多消滅幾個敵人!
機械化步兵師的突圍戰打得非常艱苦,特別是在空中力量主要用到對21軍被分散部隊的支援上之後,機械化步兵師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突破印度的包圍圈了。師裡的炮兵團在2個小時之內,就將所有的炮彈都消耗得一乾二淨。此時,他們已經不可能得到後方的補給,所以,這些炮兵含著眼淚炸掉了自己心愛的大炮之後,都拿起了步槍,成為了一名臨時的步兵,而且,很多人甚至要使用印度軍隊的步槍來戰鬥!
而在第一次的突圍戰鬥中,兩個機械化步兵團就已經與師部失去了聯絡,顯然,他們已經在戰鬥中被分散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團裡的戰士的生還機會也在減少。當大校師長看到坦克團殺回來之後,幾顆泛著紅色的淚珠從他的眼眶裡滾落了下來。此時,師指揮部的參謀員都已經拿起了步槍開始戰鬥了,如果坦克團晚殺回來一步,大概中國志願軍就要損失第一位大校級的軍官了!
得到了坦克的加強之後,機械化步兵師的情況出現了很大的好轉。很快,只花了2個小時,他們就再集中起了大約5000的兵力,其中有50輛坦克,120多輛步兵戰車。而用這些兵力,這支頑強的部隊再次向印度的方向發動了衝擊。
第二次的突圍行動就要輕鬆許多了,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他們就已經從開始坦克團突出去的地方,再次殺了出去。而當這5000多人衝破印度的防線時,最後只有不到3000人站在了印度人的包圍圈之外,而且,沒人不帶傷!
黃秉寬是20軍的一名老兵了,一年多前,他就跟隨周國輝帶領的軍隊在中亞與美國人交過手。而在他的回憶錄中,他清楚的寫到,20軍在印度中部地區的那次突圍作戰,是他一身最難忘,也是最艱難的4個小時。在這4個小時中,他親眼看到了12名認識的戰友倒在了自己的身邊,同時,看到了不下100名印度士兵被坦克上的機槍放倒。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幹掉多少名印度士兵,但是當他們突破了印度的包圍圈之後,整個師裡已經找不到一件完好的軍服,找不到一位沒有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