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1 / 2)

【在瓦剌留學的這一年,朱祁鎮過得不錯,孫太后與錢皇后籌措物資,給朱祁鎮送去,生怕他吃住不好,但朱祁鎮在漠北過得不錯,至少物質上不錯。 據說他深受也先喜愛,每日都能吃上牛羊肉,時不時參加草原聚會,也先甚至想將妹妹許配給他,假如朱祁鎮同意了,他或許會成為大明、乃至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和親皇帝,哦不,太上皇。 經歷朱祁鎮叫門後,瓦剌揮師直逼京師,大明國祚搖搖欲墜,郕王朱祁鈺在朝臣的勸說下登上皇位,年號景泰,暫且穩住了朝野。 但瓦剌的軍事力量不可小覷,不少朝臣都建議景泰帝遷都南京,這種做法是不是很眼熟?南宋當年就是這麼做的。 在這個當口,天降猛人,以一己之力,為大明續命兩百年的于謙,走了出來!】 蒲安在影片裡放了張圖片,一張圓潤的臉和一頭捲髮。 【啊哦,放錯圖了,不是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而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忠肅於太保,于謙。】 于謙抬頭,萬萬沒想到,天幕竟然還會提到他。 群臣也看向這位守衛京師的大功臣,聽天幕所言,“忠肅”二字想必是於大人的諡號,以“忠”開頭,便是文武兼備之臣的通諡,有通諡如此,想必於大人日後簡在帝心。 【與瓦剌的大軍士氣高昂相反,京城人心散亂,面對殘兵敗將,所剩無幾的糧草,以及大量命喪土木堡之戰的大臣留下的職位空缺,于謙力挽狂瀾,先是從各地調兵,同時又緊急舉薦新人,招募有戰鬥力的百姓入伍,組織練兵,命工部加班加點製作武器。 每一道命令,每一項任務,事無鉅細,于謙都親力親為,在他的部署下,京師組織起了十萬有生兵力。 瓦剌大軍臨城,他們以為明朝的人都如正統帝一般,是個軟骨頭,可他們錯了,他們被于謙帶領的守衛軍,打得丟盔棄甲。 而後也先又率軍攻打邊關城鎮,因為于謙的部署,剎羽而歸,瓦剌大半年來不斷侵擾邊關,耗資眾多,不堪其負,終於決定求和,願意歸還朱祁鎮。 景泰元年,北狩一年的朱祁鎮,回到了他忠誠的大明。 于謙在京師保衛戰中,展現他優秀的統籌、政治以及軍事才能,同時也展示他為人的卓絕品格,在此我們不做贅述,只談談他的結局。 這樣一位扶大廈於將傾的人,怎麼著也稱得上是老朱家乃至大明的救命恩人,他的結局是被朱祁鎮以意圖謀反、迎立襄王子的罪名下獄。 景泰八年,朱祁鎮在曹吉祥、石亨等人的擁立下,發動奪門之變,將景泰帝囚禁,清算所有擁立過景泰帝的大臣,于謙首當其衝。 假如於謙能稍微以權謀私一些,假如於謙能組成一個黨派,成為一個權臣,讓皇帝有所忌憚,他都不至於淪為皇權鬥爭下的第一個祭品。 一些明史學家研究奪門之變時,提出一個猜測,于謙或許知道朱祁鎮要復辟,畢竟那時他已經身為兵部尚書,對京城的調兵遣將不會什麼都不知道,可大明這個時候不能再經歷動盪了,朱祁鈺病重且無子,朱祁鎮來勢洶洶,如果他從中阻攔,很有可能血流成河。 于謙便用自己的生命,將兩位皇帝鬥爭的風波,儘可能壓到最小。 因為于謙為官清廉,能力出眾,也沒有結黨營私,風評極好,是一位忠臣、孤臣,他迎立外藩,意圖謀反的罪名根本立不住,審訊的官員犯了難。 這時,有一位大忽悠站出來,他充分學習了秦檜的語言藝術,道:‘雖無顯跡,意有之’,一句意有之,宛如數百年前的‘莫須有’,于謙以及諸多參與京師保衛戰的功臣們,都被判處極刑。 這位大忽悠,就是之前勸景泰帝南遷的徐珵,因為于謙當眾斥責了他南遷的建議,他便覺得皇帝再未提拔他,是因為于謙的諫言,因此記恨上了于謙。 後來他換了個馬甲,改名徐有貞,在朱祁鎮二登皇位後,極力建議:‘不殺于謙,則師出無名’。 于謙被殺後,錦衣衛去於家抄家,卻連一塊剩銀子都沒找到,因為于謙為官真的兩袖清風,據說錦衣衛們內心不忍,自發湊錢給於謙遺孀,讓她們安頓生活。 徐有貞的結局並不好,本以為從龍之功會讓他平步青雲,但按照朱祁鎮的性格,怎麼會讓見證過他落魄的人有好下場,不止徐有貞,所有擁立朱祁鎮復辟的人,結局都不好,要麼被清算,要麼鬱郁不得志,碌碌無為而終。 晚年時期的朱祁鎮,希望用權力讓自己顯得威嚴,他如同一隻虛張聲勢的敗犬,只有張牙舞爪才能讓人懼怕,但,只是懼怕,而非敬畏。】 徐有貞感受到了極明顯的視線,如果視線有重量的話,他此刻應該已經被壓死了。 敬佩于謙的朝臣們,企圖用眼神瞪死他,被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