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安心裡很感動,大佬們年紀這麼大了,還這麼有科研精神,她也不能落後。 她將粉絲們發給武曌的科學技術,打包又發給杜甫一份,然後道: 【提到開元盛世,最熠熠生輝的人物,不是帝王將相,如雲美人,而是詩仙李白。 余光中曾讚頌李白道: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盛唐的代表,是四海昇平、萬邦來朝,是長安曲江、洛陽牡丹,是青蓮居士,詩仙,李太白!】 李隆基見天幕如此盛讚,酸溜溜道:“盛唐的代表呢,李翰林真厲害。” 李白只道繆贊,並不多說。 【李白出生於一個富貴的家庭,物質條件很好,不然也不會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樣的詩。 如果家中貧困,這句詩應該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饃饃’。 只是,雖然家庭富裕,但李白的父親是商人,按照當時法律規定,商人之子不能參加科舉,所以李白若想出仕,須由他人舉薦。 李白先後拜見益州刺史、渝州刺史,但兩位大人都沒同意舉薦他,而是覺得他年少,要他再多讀幾年書,在被渝州刺史李邕拒絕後,他寫下上李邕一詩,‘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以此表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志氣。 一般人求職,裝也得裝出個低調圓融,可李白不會,他就是個恣意直接的漢子。 而被李邕拒絕,只是李白坎坷的求職自薦路的開始。 公元724年,李白離開蜀地,開始旅遊打卡,啊不,開始仗劍走天涯。】 杜甫收拾好行囊,離開草堂時,正好聽見仗劍走天涯這句話。 好一個仗劍走天涯! 年輕時他一腔抱負,那時正值叛軍猖獗,他為了穿越叛軍封線,曾跋山涉水,穿過山林,餓了吃野果,渴了喝泉水,就為了步行至天子面前,為國效力。 只是於鳳翔見肅宗,才被任為左拾遺沒多久,他就被貶往華州了。 如今大唐重整山河,卻再不復盛世榮光,他看天幕上的人所言,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是不是意味著,他有生之年,無法再見盛世? 杜甫苦笑,卻見天幕之上,有人以李太白之名,寫了一句話—— 夢想仗劍走天涯的李白:“後經引薦,吾得見大家,如今為翰林。” 杜甫瞪大眼睛,莫非這位真是青蓮居士李太白? 【不錯,李白出蜀後,沿路作詩,結識文人墨客,希望有當官的人能賞識他的才華,隨著李白的詩作,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但是卻沒有一個官員肯引薦他。 他聽聞王維受玉真公主引薦為官的事,也寫了一篇《玉真仙人賦》,只可惜連公主的面都沒見到。 直到《烏棲曲》和《蜀道難》兩篇詩作,吸引了一位重量級人物成為李白的粉絲——賀知章。 賀知章沒帶夠錢,就將象徵官員身份的金龜拿去換酒。 同時,李白的朋友元丹丘受玉真公主的賞識,丹丘生向公主舉薦了李白。 公元742年,在李白四十二歲的這一年,他受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引薦,終於讓唐玄宗看到了他的才華,如願以償當上官,只是,當官的日子,並沒有他想的那麼好。】鴻嘍淑原 李隆基聞言一愣,他如此寵信李白,遊玩都要召他前來,他還有什麼不滿? 【李白以為自己出仕後,一展宏圖,上馬可安國、提筆可定邦,可實際上李白出仕後,天天陪皇帝貴妃吃喝玩樂。 這對於李白而言,非他所求。 他在長安待了三年,最後主動辭官,於洛陽遇見了杜甫,唐朝最出名的兩位詩人,進行了歷史性的首次會晤,兩人一見如故,成為朋友。 杜甫寫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足以印證李杜二人深厚的感情。】 隨著蒲安的直播,評論區熱鬧起來—— “確定是朋友的初次見面,而不是迷弟初次見偶像嗎?” “杜甫:《贈李白》《夢李白》《懷李白》;李白:《贈汪倫》” “哈哈哈這麼一看杜甫好可憐啊。” “別這樣,李白也有寫給杜甫的詩,三首呢!” “杜甫寫給李白的可有十多首呢!” 李白微怔,寫詩對他而言,簡直是信手拈來,若這個叫杜甫的朋友真的給他寫了很多詩,且他還與他相交甚歡,他一定會寫很多詩給他的。 李白揮墨道:“吾與子相隔甚遠,許是詩稿文集失散也未可知。” 可能他寫給杜甫的詩,在漫長曆史中消失了吧。 直播間外,所有文史專家沸騰起來,據史書記載,李白將詩稿都託付給叔父李陽冰,李陽冰將這些詩稿裝訂在一起,編為《草堂集》,序言中寫道“當時著述,十喪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