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帶著當時宋朝的精銳,奔赴北方戰場,這些精銳都是曾和趙匡胤一起數次打敗遼軍的將士,可謂經驗豐富。 但這些精銳在隨趙光義御駕親征的前不久,才剛剛攻破北漢的首都晉陽,也就是今天的太原,他們是一群疲敝之師。 可趙光義不看現實,他只看自己的理想,他想著能打下北漢,那麼也一定能打敗遼軍,他的皇位需要這樣一場大勝利去做穩固劑。 現實很快給了這個從沒打過仗的皇帝一個響亮的耳光。 開始的時候,宋軍將幽州包了餃子,幽州城內的官員接連倒戈,但幽州比起晉陽,它的城防可以說是晉陽升級版,遼軍雖說勉力支撐,但宋軍也久攻不下。 很快,幽州城駐紮的遼軍等來了遼國大大定府和遼陽府的援軍,他們用了誘敵之計,將宋軍引到得勝口。 當時的宋軍不愧是精銳,在連續征戰六個月的情況下,雖然中計,但與遼軍還是互有勝負,沒有完全被打敗。 如果他們能佔領得勝口附近的居庸關,斬斷幽州與外界的聯絡,遼軍向幽州提供的援軍就無法順利抵達。 但趙光義只留下一小撮人在居庸關,他要將所有兵力用在攻幽州城上,在這場攻城戰all 。 於是幽州的遼軍等來了援軍,援軍的領導將軍叫耶律休哥,對這位哥,我就簡單介紹一句,大遼戰神,褒義的。 援軍到場,幽州城門開啟,裡面的遼軍主動應戰,和兩波援軍一起,三方在高粱河將趙光義包了餃子。 連續征戰七個月的宋軍已是強弩之末,從主動進攻變成被動防守。 在這種情況下,趙光義貢獻出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他留下人做自己的替身,趁著夜色坐上一輛驢車,給大夥表演了一場漂移。 用一晚上的時間跑了一百四十公里,從幽州一路狂奔到涿州,因此獲得了高粱河車神的‘美譽’。 據說他那時屁股還中了一箭。】 趙匡胤聽罷,氣得渾身發抖,他怒喝一聲:“叫他來見朕!等等,直接把他扔進軍營,叫幾位老將軍好好練他,練不死就往死裡練!” 好大喜功,毛燥冒進,他的弟弟怎麼成了這副模樣? 趙普在旁邊訥訥不敢言,連杜太后蒼白的面容上都有了幾分血色。 【趙光義打幽州的核心詞就一個字,快! 其實也能理解他為什麼如此急功冒進,因為他的皇位並不牢固。 雖然趙光義處理政務十幾年,與哥哥是哥主外弟主內的良好合作關係,但他登上皇位,難免引起擁護趙匡胤兒子的人的不滿。 我們前面說到,趙匡胤死時,他的兒子趙德昭已經二十多歲了,不存在主少國疑的潛在危機。 但趙匡胤出於金匱之盟,或者出於弟弟已經做了許久的皇儲,不讓他當皇帝不太好的心理,還是將皇位傳給弟弟。 趙光義此時的心理活動很好理解——朕要幹出一番大事業,讓你們看看,朕的能力不輸兄長,朕才是大宋最好的選擇。 所以他才會著急攻下幽州,但沒有點亮軍事才能的他,輸得一敗塗地,導致燕雲十六州直到四百年後才被明朝統一。 在趙光義駕車漂移跑走後,宋軍還在與遼軍對戰,但他們找不到皇帝,以為皇帝被遼俘虜或殺死了,於是據守涿州,打算擁立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為帝。 此時,趙光義已經跑到距離涿州八十多公里的金臺屯了。 趙光義一看,這不得行啊,侄子要是真上位了,他還哪有戲唱?馬上下令班師回朝。 回朝後,因為這場大敗,之前說要給將士們打下晉陽的犒賞也沒了。】 趙匡胤越聽越上火,大罵道:“荒謬!無能!愚蠢!” 他越發感覺到讓儲君窩在京城,只處理政務卻不瞭解軍事民生,這種培養方式有弊端。 想到天幕說弟弟武功不行,但文治還可以,他懷揣著希望道:“光義的文治之功如何?” 蒲安扒了扒歷史儲備,道:“他主持修撰了《太平御覽》等書籍,大興文治,宋朝的文化確實在我國曆史上熠熠生輝,但他大興文治的目的在於重文抑武,這也導致了宋朝越來越羸弱。” 宋朝不是個大一統王朝,卻因為璀璨的文化經濟,引來了大批喜歡和研究宋朝的人。 觀眾們聽這位宋太祖還關心宋朝後來的文治,好心提醒道—— “別想你的大慫了,先關心關心你兒子吧,高粱河戰役後不久,趙德昭就自殺了,趙德芳也病死了。” 趙匡胤看到這話,心涼了大半。 自殺?病死?鬼才信這種說辭。 【按照金匱之盟,皇位的繼承順序是這樣的,趙匡胤傳給趙光義,趙光義傳給三弟趙廷美,趙廷美再傳回大哥兒子趙德昭手裡,趙德昭傳給堂弟。 以此保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但趙光義登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