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騎兵精銳,主要是北方邊軍中的騎兵、原寧王手下的大寧騎兵以及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同樣是百戰精騎,我們輸在騎兵的數量上,同時我們由於騎兵數量少,我們的將領更擅長步兵作戰的指揮。
而帖木兒帝國的軍隊有西方式的精銳步兵方陣,有希臘式、羅馬式的工事建造與破壞部隊,有蒙古突厥的精銳遊牧騎兵,有身著前所未有的厚重鐵甲的重騎兵,有印度的戰象部隊,有數量眾多的火銃手和無數騾馬拉馱的巨炮臼炮,步騎混編作戰乃至多兵種配合作戰的經驗同樣豐富。
以上,是臣親自了解的情報。臣之所述,皆敵所長霍一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陛下精通兵法,身經百戰,見知所言,必知如何避己所短,克敵所長。臣若能在大戰之前以此呈進於御前,縱死無憾矣!”
夏潯寫好之後,那淡粉色的字跡竟已消失大半,很多地方只剩下一些只離破碎的筆劃,夏潯再予吹乾,片刻之後,布帛依舊是純白色,上邊已經連一個字都看不見了。這是用唐賽兒調配的秘藥寫就的,非火烤不顯字跡。若不知就裡的人,縱然得了這條腰帶,甚至將它拆開,也不過以為這條白色布帛只是腰帶的襯裡罷了。
夏潯待那信上字跡幹了,再也不見一絲痕跡,這才小心疊好,交予西琳。西琳身邊早備了針線,信接過來,立即小心地揣進一條腰帶的夾層,然後又取針線把那腰帶縫好,針腳縫的十分細密。
腰帶封好,重新交到夏潯手上,夏潯又仔細將信檢查一遍,確認無誤,這才託著腰帶,對劉玉珏肅然道:“如果我們的計劃在哪一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從而導致失敗,最有可能見機逃走的就是你,那時你一定要把它親手交到皇上手中。”
“是!”劉玉珏也知事態之嚴重,他雙手接過腰帶,認真地纏在了腰間。
隨著他們對帖木兒軍隊越來越多的瞭解,他們已經不敢再盲目樂觀。實際上包括夏潯在內,儘管他早知道帖木兒軍不容小覷,骨子裡卻還是有些輕視的,隨著越來越詳細的瞭解,夏潯對帖木兒軍的看法大變。如果行刺失敗,捨身成仁,而能有人攜此情報逃出,那麼明軍本來就能打贏的仗,將因此成倍地減少傷亡。本來要打輸的仗,也可能因為如此詳盡的瞭解而改變結局!
正視對手的長處,才能避免自己的短處。
夏潯將此事交待完了,沉聲道:“西琳,喚他們進來,我要宣佈斬首計劃!”
帳簾一掀,風呼嘯而入。
春季多風,今兒正在颳風,颳風得塵土飛揚,天地一片蒼茫。
因之,今天戈壁上少有人行走,也沒有集市,一頂頂帳篷都把門窗封得死死的,在那彌天漫地的黃沙中若隱隱現。
風蕭蕭兮……
塞哈智、陳東、葉安乃至藏風、蓋邦兒等人魚貫而入。
身後一片黃沙……
塞哈智的馬戲團成了移動之城最有名的馬戲團。
他們的馬戲團表演的節目型別有限,人員也少,不過其它的馬戲團規模跟他們比也差不多。
真正的大馬戲團,動輒上百號人,還有獅子、老虎、狗熊等各種動物,他們不會辛辛苦苦地跟著軍隊賺點苦錢兒,他們只在各大城市間流動,連小一些的城市都不會去,因為那兒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他們。這樣一來,遊弋于軍營中的各個演出團體,就都是功能比較單一、人數有限的小團體了。
夏潯授意塞哈智出面,把這些演出小團體組織到了一起。
他們用的辦法,既不是拉攏也不是吞併,這兩條對他們來說,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再說,如果他真的拉攏或吞併其它演出團體,他也養不起這麼龐大的一個戲班子。他用的是西方人已經很習慣了的一種模式:行會!演出業臨時行會。
這個行會的存在,只負責大軍在此期間各個表演團體的溝通協調。這兒表演大型馬戲,投入的成本太大,而觀眾主要是那些沒多少錢計程車兵,如果不能保證上座率,那就要賠錢,所以大型馬戲團不來這裡。而塞哈智牽頭,聯合其他表演團體商議成立的這個臨時行會,其存在的意義就是溝通、協調各個馬戲團,偶爾組團舉辦一次聯合大型表演。
在這裡,大型馬戲表演無法保證每日有足夠的上座率,但是每個禮拜舉行一次,士兵們還是消費得起的,這樣,他們平時分散於軍營各處,各演各的,每個禮拜湊在一起,以雪蓮花大馬戲團的名字聯合舉辦一次大型表演,很快就打響了知名度。
“雪蓮花”,成了許多人每週必定光顧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