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部分(3 / 4)

小說:錦衣夜行 作者:冥王

隨著一鬨而散。

夏潯無奈地一笑,舉步推開了院門,一眼看見於謙正跪在院中,不覺便是一怔。

“起來吧!”

于謙直挺挺地跪著:“這是家父的懲罰,未得父親允許,于謙不敢抗命!”

夏潯搖搖頭,略一沉吟,又問道:“令尊罰你,你可服氣?”

于謙訝然看了他一眼,說道:“父教子,天經地義,于謙安敢怨懟?”

夏潯笑道:“不然,你這只是因為他是你的父親,並不是因為你理解了令尊的心意,你雖然心悅誠服,服的卻只是令尊的身份,而不是因為你明白了令尊想要告訴你的做人道理。于謙啊,其實無論是古春大師以你雙髻作對子,還是三際大師以你三髻做對子,都沒有羞辱你的意思,不過就是長輩和晚輩的戲謔之言。

而你呢?你針鋒相對,又是‘狗口何曾出象牙’,又是‘一禿似擂槌’,這就是大大的不恭了。恃才傲物,這是你第一個錯;目無尊長,這是你第二個錯;輕重不分,這是你第三個錯。你仔細想想,令尊教訓你,可有道理?你現在還小,出言不知輕重,人家只是一笑置之,並不會計較。可是你這性子若不改,長大會怎麼樣?須知,剛極易折!”

于謙不服氣地道:“寧折不彎,才是英雄本色!”

夏潯耐心地解釋道:“寧折不彎,也須分是什麼事情。做人、做事,都有一個底限,觸碰了你做人做事的底限,才應該堅持己見,並不是事無大小輕重,統統都要寧折不彎的。前邊是刀山火海,你要到達彼岸,別無他途可走,自然要寧折不彎的,可是如果前邊只是一個刀架、一個火堆,你只需繞小小一個彎兒就能過去,又何必非得撞上去呢?”

于謙聽到這裡,不禁沉思起來。

一番話,似乎也觸動了夏潯自己的心思,他負手而立,沉思半晌,才意味深長地道:“說到英雄,我倒希望你將來能成為一個國之幹臣,哪怕是一方名士,而不是一個大英雄!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國家多事,社稷動盪,遂有英雄。每一個英雄的誕生,都意味著正有不幸,英雄啊……這世上還是少一些英雄才好!”

第738章 石灰吟

“關於兵卒,確實是個問題!”

謹身殿上,徐景昌面色凝重地道。

近幾日,朝堂上議論的都是西域即將迎來的戰爭,事情已經傳開,平時無需上朝的勳戚功臣人家也都知道了這件事,朱棣更是朝上朝下,緊鑼密鼓地做著安排。精神上,他非常鄙視帖木兒,但是對氣勢洶洶而來的帖木兒,他並沒有在行動上輕忽大意。

徐景昌道:“甘、涼軍士,多為藏、番、羌、苗諸族,其中尤以蒙、回兩族最多,不僅軍隊中這兩族計程車兵最多,當地的百姓也以這兩族最多,而帖木兒打得是蒙古人的旗號,又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在這些士兵和百姓當中,很有號召力。

平羌將軍宋晟以前就送回過訊息,回回行賈京師,途經甘涼時,甘涼軍士對他們都非常禮敬,有時這些回回商賈挾帶私貨不好通關,他們就私開關門,送他們出境。宋晟還發現,商賈中有異域奸細,有些軍士甚至分文好處不取,主動向他們洩露邊務。”

說到這裡,徐景昌苦笑一聲,對朱棣道:“皇上,這樣的人,不要說指望他們勇敢作戰了,就算消極怠戰,都算是好的,其中許多兵士,一旦帖木兒大軍兵臨城下,就要臨陣倒戈的。嘉峪關雖然雄險,裡邊靠這等樣兵守著,恐怕會一戰而克,難以堅守。何況,從現在傳來的訊息看,帖木兒的奸細已經秘密混入當地,開始鼓動人心了。”

“令御使往按甘涼,嚴肅軍紀,命宋晟嚴束之,特殊不可靠者,調離雄關險隘!”

朱棣沉聲說著,他也知這事說來容易,辦到卻難。甘涼一帶有許多軍團是歸附部落直接轉化的衛所,而漢人軍隊中,也多是從當地軍戶直接徵兵的,當地很多漢人信奉的是回教,不要說其它少數民族了,就是這些信奉回教的漢人,到時候能否意志堅定,也在兩可之間。

朱棣擰著濃黑的眉毛,盯著那幅巨大的地圖,問道:“如果甘涼不可守,我們可以在什麼地方與之決戰?”

徐景昌道:“臣與兵部暨五軍都督府諸位大人合議,認為,如果甘涼失守,帖木兒的大軍必長驅直入,一舉佔領陝西、甘南、寧夏,我們的二線部隊,可以集結於河南一帶,與之展開決戰。如果我們獲勝,就可以趁勝追擊,收復失地,把他們趕回去!如果失敗,那麼……”

徐景昌長長地吸了口氣,手指點在淮河上,艱澀地道:“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