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泰冷冷地道:“太祖生前攢下的家底,幾已耗損一空,原本充盈的府庫都搬空了,再要徵調足夠的兵員也吃力了,建文元年的時候,大幅減免了江南的賦稅,結果這兩年戶部入不敷出,現在捉襟見肘,已經拿不出足夠的錢財以支付前方將士的軍餉,這些,都是你我主政期間造成的結果,皇上應該不惱嗎?”
黃子澄惱羞成怒地道:“你……”
方孝孺嘆口氣,截斷他們的話道:“二位,患難之際,你我更當同舟共濟,不要再爭吵了。”
黃子澄和齊泰各自冷哼一聲。
沉吟良久,齊泰說道:“如今,李景隆、茹瑺那些人對我們不斷攻訐,景清、練子寧那班人也不斷上書彈劾,金陵城中怨聲載道,我看……用不了多久,皇上就不得不拿我們開刀,以安軍心士氣了。與其坐以待斃,咱們不如主動出手!”
方孝孺目光一閃,忙問道:“尚禮計將安出?”
齊泰慨然道:“我主軍事,以行主政事,國家落得如此局面,我們二人難辭其咎,所以,我們兩人要主動上書請罪,包攬下全部罪責,如此,便可保得孝直先生仍然留在朝堂。”
方孝孺一聽霍然立起:“尚禮,不可!”
齊泰按住他道:“孝直先生不要推辭,我等受奸臣讒言以及利慾薰心之輩的排擠,偏有把柄在人手上,現在不能不做個姿態出來,只要有你在朝中,我們便有再出頭的一天,怕甚麼。只是我二人離開以後,皇上面前就只剩下孝直先生一個人了,江山社稷和我們的皇上,都要拜託給孝直先生了。”
方孝孺見他說的鄭重,不敢再推辭,只是站起身來,向他們肅然一揖:“遜志必不負所托!”
黃子澄張了張嘴,終是沒有再言。
齊泰又道:“孝直先生一人在朝中,獨木難支,必得尋一強大助力。陳尚書為先生之子保媒,魏國公那裡已經意動。我等離開之後,先生務必儘快與中山王府定下親事,只有姻緣一定,得到中山王府一派的支援,先生就能繼續把持朝綱,免為奸人所乘!”
方孝孺鄭重地道:“遜志必全力以赴!”
第376章 聯姻
因為前線將領和在京官員的一致彈劾,三天之後,建文帝終於對一直執掌朝廷文武大權的黃子澄、齊泰給予了嚴厲的制裁。兩人被剝奪官職,流放出京,並籍沒其家。
與此同時,建文帝以議和派的茹瑺取代齊泰、李景隆取代黃子澄,主持朝政,同時派使臣向燕王朱棣商量和解。三十年河東轉河西,上一次燕王求和,而建文帝不允,這一次卻又換成建文帝向燕王求和了。
令少壯派和倒黃派失望的是,皇帝身邊還留下了一個方孝孺。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三個極品,任何一個都擁有極大的能量,足以讓強變成弱、讓好變成壞的巨大能量,皇帝身邊還留著一個方孝孺,那怎麼成?奈何,黃子澄和齊泰已經把所有的罪責都扛下來了,方孝孺又有皇帝的維護,他們一時也沒有辦法。
齊泰和黃子澄離京之日,方孝孺、陳迪等人執手相送,一直送到長江邊上。長江岸邊,方孝孺把兩份密旨悄悄塞到他們手中,悄聲道:“二位大人,此去明為流放,實為徵兵,皇上對兩位大人可是信任依舊啊。京裡這邊,我會等待機會,只消朝廷打上幾個勝仗,時機成熟,我就會立即向皇上進言,宣召你們回京的。”
黃子澄拱拱手道:“一切,有賴孝直先生了。”
齊泰還惦記著聯盟大事,殷殷囑咐道:“孝直先生,切莫忘了搬取強援。”
方孝孺頷首道:“尚禮放心去吧,從這裡回去,我便去中山王府一行。”
黃子澄和齊泰的船揚帆遠航了,方孝孺悵望良久,這才吁嘆一聲,返身上轎,與禮部尚書陳迪,直奔中山王府。
方孝孺如今育有四子,當然,這是指的嫡子,方博士是個很拘守古禮的人,對人言起家中子女,他對嫡庶是分得很清楚的。官紳人家的庶子,地位只不過比家僕高了半截,那只是與妾侍歡好的副產品罷了,所以他從不提起自己的妾室所生的兒子。
他的嫡子中,長子方中愈已經成親,次子方中憲正值適婚年齡,另外三子方德宗、四子方朗還是少年郎。此時,四個兒子都還在家鄉讀書,並未隨他赴京。對於和中山王府結親,方孝孺並不覺得自己是高攀了,甚至還覺得是遷就了。
說起來,他們家不但是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而且是官宦世家,他的曾曾祖父就是讀書人,在地方上做父母官,只不過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