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候五姓七望的盧氏一族。
景緻多的地方,多有文人排個座次,弄個八景、十景的出來。涿州也不例外,這裡也有八景之說,什麼通針疏雨、樓桑春暮、月池秋風、胡良曉月、龍安疊翠、堊峪生雲、盤坡夕照、房山晴雪等等,夏潯在城中一走,有那閒漢叫黃四兒的,看他模樣就曉得是外地來的,連忙上前奉承,把這些景緻一一說來,巴望著引了客人去參觀,得幾文引路錢。
夏潯聽了也覺有趣,他知道自唐宋以來,就有許多閒漢,專在城中從事各種雜務營生,卻不知道他們連導遊這差事也兼著,聽那黃四唾沫橫飛地說了一陣,直說到口乾舌燥,夏潯倒也想去看看,只是這些景緻,有的要在相應的時間或者氣候下才美麗,有的則離城幾十裡地,夏潯只想放鬆一下,哪肯走這麼遠,便叫人給了那黃四幾文錢,笑著打發他離開。
黃四一見這位主顧夠大方,哪捨得就走,便道:“客人既然不願離城,近處卻也有一番景緻,便是這城內東北,有一處寺廟,廟裡有兩座高塔,稱為雙塔晴煙。據說這雙塔乃是一對巧手姑嫂妙手建成,只用了一夜功夫,這塔晴日時觀看,彷彿塔頂有幾道青煙直上雲宵。”
夏潯笑道:“聽你說的這般神奇,那便去瞧一瞧吧。”
其實那塔,乃是建於遼代,周圍景緻倒可一觀,只是比那閒漢說的可是大大不如。這世間風景十有八九都是如此,百見不如一聞,聽在耳中、看在書上,簡直人間仙境一般,直到了那裡一看,也不過如此。
好在夏潯本就是散心來著,卻也並不挑剔,那黃四怎麼說,他就怎麼聽,一路笑眯眯的只管跟著閒逛。黃四見這位公子這麼好說話,本來看他左右伴著幾個彪形大漢,尚還有些畏懼,這時心眼兒便活動起來。
眼看日當正午,黃四便道:“公子可要在這左近用些飯食麼?此地自有一些小吃,別有一番風味。”
夏潯手下那幾個人都是大肚漢,早就有些餓了,夏潯也覺有些腹中飢餓,便頷首道:“成,你帶路吧,只要吃得可口,本公子自會多給你幾文賞錢。”
黃四聽了喜不自禁,便屁顛屁顛地頭前帶路,把夏潯七拐八繞的領到了一處飯館兒。
看那飯館兒不大,正在飯時也沒幾個人,十分的冷清,夏潯不覺皺了皺眉,隱隱有些不妥的感覺。他此來並不想擺譜兒,憑心而論,許多色香俱味的菜餚,其實真只是賣個外相,吃在嘴裡還真不如那不登大雅之堂的街頭小吃,夏潯的確是想嚐嚐當地風味,可是一家餐館到了飯時尚不見幾個客人,恐怕這飲食的味道……
小店掌櫃一見來了客人,倒是熱情之至,連忙讓座、倒幾碗泡得已經沒了味道的溫茶,又殷勤地請夏潯點菜。那菜譜就在櫃檯上邊掛著呢,一道道的菜牌子,看那菜名兒倒大多很是儒雅,夏潯帶的幾個人都是壯漢,菜少了吃不下飯,夏潯著實地點了好幾道菜,那小店掌櫃喜上眉梢,興沖沖地繫上圍裙便去了,瞧那模樣,人家掌櫃的是自兼大廚的。
那黃四並不與他們一同就餐,侍衛們也不會容他上桌,黃四自去街對面買了一套驢肉火燒,就站在路口啃,偶有經過的行人,見了他便打一聲招呼,客氣地叫一聲黃四爺,黃四就吱吱唔唔地答應了。那些和他打招呼的人,看其模樣神情,也都是些流裡流裡的街痞。
老噴把這情形看在眼裡,便對夏潯道:“國公,只怕這黃四兒,不是個好路數。”
夏潯微笑道:“出來散心,隨便吧,已經走乏了,只要飯菜還能下口就好,等晚上,再帶你們吃頓好的。這黃四兒怕是有些欺負咱們是外鄉人,不過……這裡不是荒郊野外,總也不至於是做人肉包子的黑店……”
正說著,那老闆端了兩道菜便從後廚走出來,大拇指就插在菜湯裡面,淋淋漓漓,好不難看。
見他這般模樣,夏潯就一皺眉,再看見那菜,夏潯更是眉頭大皺,問道:“店家,這兩道菜是我點的麼?”
掌櫃的笑容可掬地道:“是啊客官,這就是您點的‘母子相會’和‘青龍臥雪’。”
夏潯低頭看著那盤黃豆炒豆芽和那盤上邊擺著一小片醃黃瓜條的豆腐渣,問道:“這兩盤菜,多少錢?”
掌櫃的笑道:“客官,瞧您這話說的,飯還沒吃完呢,咋就算上賬了,等菜備齊了,您幾位吃飽了,再一塊兒算就是了。”
夏潯繼續問道:“這兩盤菜,多少錢?”
掌櫃的不笑了,繃著麵皮道:“‘母子相會’三百文,青龍臥雪五百文。”
夏潯吸了口氣,對一旁張口結舌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