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部分(3 / 4)

小說:錦衣夜行 作者:冥王

子朱高熾的府邸。

車轎到了大皇子府邸,根本沒有停下,提前趕到的一名侍衛早將訊息遞進去,門扉大張,茗兒的車轎長驅直入,駛進了大皇子府。又過了不到兩盞茶的功夫,茗兒的車轎出來了,後邊還跟著一輛車轎,兩輛車轎徑奔皇宮去了,與此同時,二皇子朱高煦打馬如飛,也直奔午門而去!

“兒子不服!兒子不服啊!”

朱高煦跪在朱棣面前,涕淚橫流,泣聲說道:“兒並不是想事事都跟大哥爭,是父皇您給了兒希望,事到如今,兒已如在虎背,有進無退了。憑心而論,除了比大哥晚生了兩年,兒子哪一點不如大哥?靖難四年,沙場百戰,是誰陪伴父皇左右?大哥他做什麼了?

太太平平穩坐北京城,有人說,大哥他運籌帷幄,以北平三府之財力、物力、人力,確保了父皇前方征戰,無後顧之憂,其功如漢初蕭何,功勳猶在眾武臣之上,兒子不信!這都是扯淡!大哥那身子骨兒,父皇您又不是不知道,他走幾步路都喘得要命,能夙興夜寐籌餉籌糧,為父皇排憂解難?還不是母后和道衍大師辛苦做的,若是大哥所為,怎不見他瘦上幾分?”

這話有點扯淡了,朱高熾坐鎮北京,都做過些什麼,朱棣又不是一無所知,至於用胖瘦來衡量一個人乾的活多少,皇帝要是據此來判斷臣子的忠廉與否,那就成了昏君了。再說朱高熾的肥胖是一種病,他有肥胖症,要真能瘦下來,那麼多的當世良醫還用得著束手無策麼?

朱高煦是真急了,反正是撕破臉了,說話毫無顧忌,這番話說出來,朱棣眉頭微微一皺,便有些不悅。可朱高煦接下來的話,又不免叫他心軟了。

“父皇,您忘了東昌一戰,是誰浴血廝殺為您解圍了?您忘了蒲子口一戰,是誰奇兵突至,反敗為勝了?您忘了白溝河一戰,父皇中計,張玉戰死,又是誰,捨生忘死,救了父皇您出來?又是誰撫兒之背,說我大哥體弱多病,要我多多擔當,多多任事的?”

這番話說的朱棣非常難堪,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說不出話來。

“父皇,兒子自問對國家的功勞,比大哥有過之而無不及,憑甚麼這皇位一定就是他的?”

朱棣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長幼失序,乃亂道之行徑,取禍之根源,此例一破,子孫永無寧日了。”

朱高煦道:“父皇,若說家事,兒子自信不比大哥稍差,若說國事,大哥那身體,能承擔如此重任嗎?大哥的兒子年幼,而大哥的身子多病,自古道:主少國疑,朝中多為建文舊臣,父皇既想著我大明國統千秋萬載,這一點難道就不考慮嗎?”

朱棣固然不喜歡長子,可他青睞於二兒子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兒子體弱多病,不曉得什麼時候就會走在他的前面,幼主當國,確實是個問題,朱高煦先是重敘自己的百戰之功,緊接著丟擲這個問題,朱棣不禁又猶豫起來,遲疑半晌,才道:“為父心裡很亂,你讓為父靜一靜,再好好想想。”

“父皇……”

朱棣擺手:“退下吧。”

“是!”朱高煦無奈,只得爬起身來,擦擦眼淚,看見父親正輕輕捶著腿,不禁又囑咐了一句:“江南春寒溼重,父皇千萬保重身體。”

朱棣有些動容,看了他一眼,微微苦笑道:“煦兒,你若是為父的長子,又何須這許多麻煩?”

朱高煦正要接嘴,朱棣已然擺手,朱高煦察顏觀色,知道父親已被自己打動,再要多說,恐怕適得其反,忙乖巧地閉嘴,躬身退了出去。

朱棣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大殿上,許久許久,才輕輕地嘆了口氣,悵然道:“為君不易,為父……更不易呀!”

心已經亂了,永樂皇帝已無心批閱奏章,便推案而起,心事重重地向後宮走去。

第652章 女人真頂半邊天

朱棣心事重重地回到後宮,他雖有好幾位年輕貌美的妃子,但是一有心事,仍舊喜歡到皇后寢宮來,只有在這兒,他的心裡才能放鬆,才能得到休息。

朱棣來到坤寧宮,未進宮殿,便聽到一陣哈哈的笑聲,童稚天真,十分活潑,眉頭不由一軒,曉得是自己的大孫子來了。朱高熾夫婦時常帶著兒子到後宮來請安的,每次都會坐一會兒,陪母親說說話、聊聊天,只是長子大概都是自幼受到的訓斥較多,朱高熾比較畏懼他的父親,一見了朱棣就木訥起來。

老兒子,大孫子,這是老人家最疼的,朱瞻基這孩子不但長得漂亮,人也機靈懂事,尤其討朱棣的歡心,長孫來了,朱棣的心情就好了許多,人還沒進去,臉上的線條已經柔和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