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不得!正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解縉確實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這話絕對說不得。如果這話說出來,解縉來日果然位極人臣,絕不會想到自己未卜先知,唯一的想法只能是自己從中說和,在皇上面前為他說了話。他夏潯在皇上面前說句話,就能捧起一個當朝首輔,這是好事嗎?
永樂大帝可是個很強勢的老闆,一旦這種訊息在朝堂上傳揚開來,絕不是一件好事,而是招災惹禍。常言道禍從口出,夏潯如今爵高位顯,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說話可是不能不謹慎了。
他打個哈哈道:“好了,皇上傳召我呢,就不與你多說了,改日咱們再親近親近。”裝神弄鬼的話是不能說的,可這未來的當朝首輔,該親近還是要親近的,解縉一聽國公爺這麼客氣,受寵若驚地道:“是是是,國公爺先忙著。”
那句改日再親近親近的話,自動被他忽略了,國公爺這麼說是跟他客氣,他一個小小的九品待詔,憑什麼跟人家一等公爵親近親近?人貴自知,人家捧是人家給面子,自己可不能不知進退。
夏潯笑笑,一抬頭看見胡靖、李貫、高庸三個人,三人正眼巴巴地瞅著,一見輔國公向他們望來,趕緊拱揖道:“下官見過國公爺!”
夏潯笑了笑,擺手道:“三位勿須客氣!”便向宮中走去。
待他一進宮門,李貫三人立即圍住瞭解縉,豔羨驚歎道:“大紳兄,你竟認得輔國公大人?好大的面子,這是幾時結下的交情?”
解縉得意洋洋,邊走邊吹噓道:“這個麼,可說來話長。話說當年,建文元……喔,洪武三十二年的時候……”
夏潯進宮的時候,紀綱和劉玉珏已經走了,永樂大帝正在用餐。
朱棣跟他爹一樣,比較摳,吃飯穿衣比較節儉。建文的時候,依照周禮,吃飯的時候要擺多少個盤子多少個碗都有規定,食用六穀(稻、黍、稷、粱、麥、菰),飲用六清(水、漿、醴、醯、涼、酏),膳用六牲(牛、羊、豕、犬、雁、魚),珍味菜餚一百二十款,醬品一百二十甕……
還要有八佾之舞,也就是八行八列六十四個美人載歌載舞,要有禮樂,奏優雅的皇庭宮樂等等,朱棣頭一天吃飯的時候不知道,御膳房還是按老規矩上膳食,朱棣一看那滿殿的杯盤,把他心疼的不得了,第二天就削得只剩一桌几道菜了,至於什麼美人兒載歌載舞還要奏樂,也被他免了,永樂帝嫌吵。
夏潯直接到了膳宮,木恩傳報進去,朱棣聽說他到了,便道:“宣他進來!”
夏潯進去見駕,朱棣擺手道:“行了行了,俺吃飯的時候,無須什麼禮節了。”
他說歸說,夏潯還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禮,朱棣手裡拿著饅頭,往旁邊一指:“坐,一塊兒吃吧!”
皇上用膳,照例要擺一張空桌子,這是規矩,因為皇上可以賜膳,受賜的人可以是皇后、妃嬪、皇子女或寵臣,皇帝賜膳的時候不是另做一份,而是從皇上這桌兒拿幾道菜過去,讓那人食用,與天子共食,以示恩寵,這種恩寵是不許辭謝的。
夏潯連忙謝恩,在那張桌子後邊規規矩矩地坐了下來,木恩親自帶著幾個小太監,從朱棣桌上拿了幾道菜,外加兩個白麵饅頭給他端過去,夏潯再次謝恩,然後很秀氣地吃起來。陪皇上吃飯,還能真當飯吃麼?
朱棣乜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哼了一聲,使勁咬了一口饅頭,然後就拿那饅頭點著夏潯道:“你呀,在俺面前就會裝模做樣,既然叫你吃,該吃就吃,像個受氣小媳婦兒似的做甚麼!”
夏潯笑道:“皇上,這裡比不得軍中,規矩大,臣不知不覺就惶恐起來了。”
朱棣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其實夏潯以前雖未與皇帝共宴,可是久在宮中行走,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代帝王他都見識過了,尤其是朱元璋,那老頭兒氣場非常厲害,雖是老邁之人,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個眼神,都令人有莫大的威壓,夏潯能在他面前混那麼久,哪能禁不起這樣的場面。
可是,該裝的場合就得裝,得知進退。別看皇上說他忸怩,可是見他這麼規矩,其實心裡還是高興的。古人說,伴君如伴虎,倒不見得皇帝個個如狼似虎般兇殘,可這句話是沒錯的。和誰相處久了,沒有發生矛盾的時候?只不過尋常的朋友,你兩個就算動了手,也沒什麼大礙,過些日子氣消了,說不定就重歸於好了。
可是皇帝手中掌握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你讓他不痛快的時候,他一句話就足以決定你的生死,而皇帝身邊又圍繞著太多的勢力集團,如果有人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你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