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2 / 4)

小說:錦衣夜行 作者:冥王

皇上竟摒退了身邊所有的人,到底有什麼絕密要事吩咐於我,難道……是要我想辦法刺殺燕王?如果燕王暴死,倒也不失為解此危局的好辦法,只是……想要刺殺燕王何等艱難。”

羅克敵胡思亂想著繞過屏風,正來回踱著步子、滿面焦灼的朱允炆一見羅克敵,立即迎了上來,未等羅克敵躬身施禮,便抓住了他的手臂,急切地道:“羅愛卿,國家存亡之際,生死攸關時刻,這件大事,朕只能託付你了。”

羅克敵聽了鼻子一酸險些掉下淚來,他朝思暮想的就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能重現錦衣衛的榮光,這一刻他終於等到了。皇帝終於想到了他,終於想到了錦衣衛,雖然這時已經遲了,羅克敵還是心懷激盪:“就算皇上讓我潛進燕軍營中去刺殺燕王,我也去,我要親自去,皇上既以國士待我,粉身碎骨,我也死而無憾!”

羅克敵的眼睛亮了起來,他韜光隱晦多年,這一刻就像一柄久藏鞘中的寶劍,乍然出鞘,依舊是寒光四射,羅克敵沉聲道:“皇上請吩咐,臣粉身碎骨,也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

“好!好好!朕就知道,羅愛卿始終是忠於朕的,比那些平素誇誇其談,事到臨頭舍朕而去的廢物強上一千倍、一萬倍!”

朱允炆激動地道:“金陵城能否守住,朕實無把握,不能不未雨綢繆,朕要你為朕安排一下,一旦城破,便把朕送出宮去!”

羅克敵一呆,目中神光漸漸黯淡,朱允炆惶恐地道:“怎麼,連你也辦不到麼?”

羅克敵心中一動,忽然又想:“莫非皇上想要逃去他處,東山再起?”

他的雙眼又亮了起來,急忙問道:“陛下想去哪裡?去四川蜀王處,還是雲南沐王處?據此要地,號召天下,還是有機會……”

朱允炆連忙擺手道:“朕以整個天下尚不敵燕王,逃去那裡又有甚麼用,不過是晚死一刻罷了!愛卿,你好好安排一下,讓朕逃得越遠越好,千萬不要叫燕王的人找得到朕!”

羅克敵默然片刻,緩緩拜倒在地,頭深深地叩到地上,低沉地道:“臣……遵旨……”

第404章 薪火傳承

京城裡剩下的有字號的將領不多了,即便有,朱允炆也不敢用了,自打朱棣過了淮河,武將望風而倒的情況太普遍了,除了一個盛庸,幾乎就沒人認真作戰過,所以被他派去守十三城門的多是文官,而文臣又不知兵,於是勳戚和皇室也被他派上了用場。

勳戚不用說了,全是因為戰功才封的爵,而諸王雖然沒有帶過兵,可是明初諸王也是自幼便學習兵法韜略,以備藩籬的,故而,朱允炆以勳戚、宗室、文官混搭起來,分別守禦各道城門,守金川門的就是李景隆、谷王朱橞和御使黃真。

夏潯悄然從李景隆駐紮的金川門城樓裡出來,他已經與李景隆取得了聯絡。李景隆已答應說降谷王朱橞,一旦成功,即向城外送出訊息,開金川門迎燕王進城。谷王朱橞自去朱棣營中議和回來,知道自己當初從宣府逃回金陵之舉,四皇兄並不在乎,態度上對於燕王已經沒有什麼牴觸,這從他到達金川門後,把一應防務盡皆交予李景隆,自己根本不聞不問就可見一斑。

至於黃真,直接被李景隆無視了,也就谷王朱橞身為皇室子弟,對他還有些制約作用,區區一個老朽御使,只要他想反,還不是任他搓任他扁,根本無須商量,到時候他敢起刺兒,直接一劍殺了就是了。

城中亂哄哄的,到處都是難民,照理說,對這些難民,官府應該分別劃地安置,供應米糧,組織糾察,設立規矩,就像鐵鉉在濟南一樣,一來防止他們把整個城池搞得一團混亂,二來也可以防止他們全都聚在一起會聚眾鬧事。

可是現在根本沒有人管,官府似乎已經癱瘓了,下邊的官吏都在等著天下誰主的一刻,而高階官員們當真是“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閉門擇生死”,有的在家裡聚集親友、門生、同僚,商議他們的個人前程,說穿了不過就是一旦城破,是否投降、何時投降,用什麼方式投降,以得到新主的青睞。另一些人則與親人告別,悽悽惶惶,準備以死明志,報效君王。

很奇怪的一種氣氛,燕王還沒進京,他們思考的都是燕王進京之後的事情,無論是決意追隨建文帝的還是想要投降的,考慮的都是性命前程或者名節忠義,就是沒有一個站出來做點實事兒,為阻止燕王進京做些事情。

夏潯到了張家米糧店,就像任何一座被圍困的城市一樣,米糧店是百姓們頭一個想到的地方,而米糧店的掌櫃也是最早關門大吉,惜糧不售的地方,夏潯來到張家米糧店的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