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來,朱元璋在濠州起兵,陳亨棄元歸朱,先是擔任朱元璋的鐵甲長、後又擢升千戶,再後來隨藍玉大將軍北征,受命守東昌,蒙元鐵騎數萬兵馬來襲,陳亨不但牢牢地守住了永昌,而且還反守為攻,出奇兵大敗敵軍。以後又數次隨燕王出塞,屢建功勳,積功升為都督僉事。
這位老將軍打了一輩子仗,帶了一輩子兵,寧王這個毛頭小子以及他手下的三個甚麼衛指揮,怎麼可能放在他的眼裡?
眼看天色將晚,陳亨勒住坐騎,頒下號令:“天色將晚,傳令下去,就地安營,埋鍋造飯。明日一早,卯時二刻點兵操練,辰時三刻用飯,巳時出發,繼續趕路。”
軍令一下,三軍立即就地紮營,佈置營壘、警哨,營中處處開始飄起炊煙。
徐姜和夏潯、塞哈智將馬匹藏在遠處林中,伏在一處草坡上悄悄地觀察著營中動靜,每座營中,都豎著主帥的大旗,如果是外人,未必就能依據旗幟確認每一處營帳中的主將,因為有些姓氏是大姓,同一軍中兩員大將同姓是很正常的,比如王劉李趙一類,不過姓卜的比較少,大寧都司二十餘衛將領,姓卜的指揮只有一個。
所以徐姜一處處指點著向夏潯介紹,當他指到一處揚著“卜”字大旗的營壘時,突然興奮地道:“大人請看,那座營壘,必是寧王三護衛中卜萬卜指揮的所在了。”
“寧王三護衛也被陳亨帶過來了?”
夏潯先是一奇,繼而大喜,說道:“咱們不直接去見陳亨了,走,繞到卜萬營區,先見卜萬!”
第313章 青萍干將之器
“站住,幹什麼的?”
一見有人探頭探腦的往營地裡看,立即引起了戍營官兵的注意,幾個官兵提著刀槍撲過來,夏潯和徐姜、塞哈智一副普通牧民打扮,戰戰兢兢地道:“我……我們只是路過的。”
“路過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你們兩個路過這兒幹什麼,往軍營裡窺探什麼?”
搜了搜三人身上,並沒有攜帶刀槍,懷裡反而揣著許多書信,那幾個兵丁疑心大起,便將刀槍逼住三人,喝道:“走,見見我們總旗大人去!”
夏潯向塞哈智和徐姜遞了個眼色,乖乖隨著他們走進營寨,被帶到一名總旗官面前,那人三旬上下,身材不高,十分的墩實,他的面前堆著一大堆書信,他隨便撿拾起幾封來,只匆匆一看上邊所寫的收信人,臉色便是一變,吃驚地看向三人,問道:“你們到底是甚麼人?”
“你是……皇甫譽皇甫大人?”徐姜看著他,突然叫道。
那位總旗官更是吃驚:“你認得我?”
徐姜嘿嘿一笑,說道:“皇甫總旗經常出入城門的,小弟怎麼不認得?總旗大人忘了麼,我是守南城的徐姜啊,皇甫總旗家裡有皮貨要捎帶出入,小弟時常予你方便的,想起來了麼?”
“啊!啊啊……”
皇甫譽眨眨眼,突然想了起來,不由大驚道:“原來是你?乖乖我的娘,徐小旗!你這是……怎麼這副打扮?”
徐姜湊上兩步,在他耳邊低語幾句,皇甫譽駭然道:“當真?”
徐姜笑嘻嘻地道:“皇甫大哥,這種大哥,小弟能開玩笑麼?這種事,皇甫大哥怕也不敢做主的,何不帶我們去見見卜指揮呢,成了,有大哥你一份功勞,不成,也是一份交情,你說呢?”
“皇甫譽?”
夏潯心中一動,忙道:“總旗大人,這些書信裡,正有令尊大人寫給你的信,呵呵,請容我找找。”
他舉舉手,示意身上並無武器,這才走到皇甫譽身邊,在那堆書信中翻揀起來,不一會兒,便翻出一封信來,皇甫譽接過書信,一看正是自己老父筆跡,連忙開啟閱覽,一封信看罷,他的臉上陰一陣晴一陣,那表情真是好不精彩。
夏潯微笑道:“皇甫大人請放心,燕王殿下入城之後於百姓秋毫無犯,得知尊府與皇甫大人的身份之後,我們還派了兵丁專門守在尊府門外,不容遊兵散勇入內侵擾,令尊令堂和大人的兄弟、妻女俱都平安無恙。”
“孃的,無恙想必是真的,可這無恙,與人質何異?”
皇甫譽定了定神,苦笑道:“這兩位……還有徐老弟,請隨……請隨我來。哦,帶上你們的書信……”
卜萬營中,徐理、陳文、卜萬三人守著一堆書信,面面相覷。
過了許久,卜萬掃了二人一眼,沉聲道:“兩位,你們怎麼說?”
面前的書信中,有他們的家書,有寧王痛詞陳切,呼籲他們歸降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