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倉促之下還未來得及形成數陣,只是隱隱形成一個雁行陣,燕軍鐵騎就到了。
這是朵顏三衛,帶兵的是燕王二子朱高煦和前鋒營主將邱福,他們雖只三四千人,卻利用對方陣形混亂的機會強行突入敵陣,以騎兵快捷如飛之優勢,倏爾竄東、倏爾擊西、忽一路直取中軍,未等你反應過來,又斜擊右路,忽一路騎兵又分作兩路,直削兩翼。
這樣的打法,對一支陣形還未擺好的軍隊來說,根本無法實施迅速有效的反抗,李景隆又是個沒有排程才幹的人,以十餘萬大軍之眾,倒好像趕著漫無邊際的一大群綿羊,任由幾隻兇殘的野狼噬咬屠殺。
李景隆見勢不妙,剛剛湧起的雄心壯志登時化作烏有,立即拿出了他親自指揮作戰時使用頻率最高的一條將令:“撤!”
李景隆往南撤了,看這樣子,他是不打算再回來了,這一跑就得渡過黃河,一溜煙兒逃回南京城去。
夏潯被關在了城內。
他一路追著那輛似載有謝雨霏的馬車,因為大家都在擁擠前進,不斷衝上來的車馬把他擠得越來越往外靠,夏潯情急之下,乾脆跳下戰馬,在一輛輛車子、牛羊、行人之間擠過去,向那大車靠攏。
等他堪堪將要追及那輛大車時,明軍在豬一樣的主帥李景隆指揮下,已是潰不成軍。戰也匆匆、敗也匆匆的李景隆亡命而去,大軍一鬨而散,各奔東西,殺得興起的燕軍鐵騎在朱高煦、邱福兩員悍將率領下,直接向城門處撲來,想趁亂佔據城門。
城樓上,盛庸、鐵鉉諸文武官員見勢不妙,立即下令封城,可是百姓蜂擁入城,城門哪能關閉得上,無奈之下喝令放箭,箭矢如瓢潑大雨,城門前死傷枕藉,血流成河,城門這才關上。
夏潯當時正在城下,城頭箭雨一下,夏潯便知不妙,立即鑽進了前邊一輛牛車的車底,在一片片怵人的篤篤箭矢射入車板聲中迅速向前爬去,結果……搶在城門關閉的最後一刻,他衝進了城裡。
戰爭畢竟是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並非兒戲,更不可心慈手軟。從死神手裡逃出來的夏潯,至今想起方才的驚險,仍然心有餘悸。
等他定下神來,卻發現……那輛馬車已經不見了,城中到處都是亂成一鍋粥的百姓,天知道那輛車衝去了哪裡,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那輛馬車肯定已經進了城。
那輛車上是謝謝吧?她怎麼到這兒來了,這樣混亂的地方,她一個女兒家,年輕貌美,萬一……
夏潯心中先是一寒,隨即醒起謝雨霏既然到了,彭梓祺一定也在她的身邊,這才心中稍安。
可是眼下濟南城中百姓何止百萬,想要找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夏潯只能沿著長街,一路搜尋下去……
第333章 生計
在朱高煦、邱福以四千騎卒擊潰李景隆十餘萬大軍之後,朱棣率領大隊人馬趕來,在濟南城外紮下了十里連營。北平鄭壩村一戰、河北白溝河一戰,李景隆共計八十萬大軍,如今還能成編制地投入戰鬥的,估計不會超過三十萬人,而且主帥逃走,領軍將領們各自為戰,可以說,朱棣的戰略目的已經完美達成了。
他在濟南城下紮下營盤,召集眾將,商議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要不要打濟南。
打濟南的困難每個人都清楚,一是燕軍攻城戰打得不多,缺少攻城器械;二是兵力相對於朝廷仍舊有限,打下來也很難分兵守住;三是李景隆雖然逃了,但是平保兒、吳傑等統兵大將還在,他們的本部兵馬損失不大,很可能會對包圍濟南的燕軍形成反包圍,或者斷了他們的後路。
但是也有一部分將領認為,李景隆先以五十萬大軍戰敗,再以六十萬大軍戰敗,殿下已經擁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禮的資格,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攻城掠地、打了就走,而應該一步步擴大地盤、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沒有足夠的地盤,就沒有足夠的錢糧來招兵買馬,勢力始終無法擴張,何談打到南京城下,誅奸佞,清君側呢?
這個意見最終打動了朱棣,他決定,繼兩次野戰大捷之後,再打一次攻堅戰,拿下濟南城。於是,濟南城外的燕軍立即動員起來,緊鑼密鼓地開始建造攻城器械,準備攻打濟南城。
濟南城中,夏潯尋找了兩天,還是沒有找到那個酷肖謝雨霏的女孩,弄得夏潯又是猶疑又是擔心。他懷疑自己可能是看走了眼,又擔心確實是彭梓祺和謝雨霏牽掛於他,所以雙雙從雙嶼島趕來找他,雖說她們兩個一個會武、另一個也算是老江湖,可是現在兵荒馬亂的,實在叫人擔心。
以他這個燕王密諜首領來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