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定國公還請了哪些人吶?”
徐景昌微微一笑:“呵呵,國公一見便知!”
跨進花廳,迎面一個小矮子便率先迎上來,滿面春風,兜頭一揖:“輔國公,大紳望穿秋水,終於把你盼來啦!”
這句話引得滿堂大笑,於是眾人紛紛上前相迎,夏潯定睛一看,面前站著的竟是內閣首輔解縉,隨之而來的是大部分也都認識,翰林院侍講、內閣學士楊士奇,翰林院侍讀、內閣學士黃淮,此外還有楊榮。內閣學士,來了四個。
這幾人中,稱得上好友的,解縉是一個,在燕王朱棣欲登基時,提醒他應先謁孝陵的楊榮也算一個,其他只是泛泛之交。楊榮本名楊子榮,其實這楊榮,還是朱棣去其“子”字,賜的名字,在內閣中,也是極受重視的大臣。此外,還有張玉之子張輔,戶部右侍郎夏原吉。
夏潯滿腹困惑,一一拱手還著禮,忽然察覺還有人並未近前,酒席間無須迎他的……夏潯定睛一看,不由暗吃一驚。
站在席前,向他微笑看來的那人,身寬體胖,神態安詳,正是皇長子朱高熾,夏潯趕緊上前參見,此時心中已經全都明白了,別看朱高熾不顯山不露水的,他是不動則已,驟一發動,便擺出這樣的排場,看來對於爭嫡,他也不是無知無覺啊。
“臣楊旭,見過大殿下!”
“呵呵,輔國公免禮,免禮,快快起來。”朱高熾笑吟吟地舉手相扶,不讓夏潯施禮:“今兒,是景昌請客,我也不稱王爺,只以景昌表兄身份赴宴,國公,千萬不要客氣了,否則,高熾可是喧賓奪主嘍!”
“是啊,輔國公,今日定國公邀請的客人,都是性情相投的朋友,就不必講什麼尊卑貴賤了。”這人靜悄悄地站在朱高熾落後半步的地方,夏潯一開始只道是朱高熾的侍衛,沒有注意他,他這一說話,夏潯才認出來人:“鄭和!”
在場這些人中,鄭和這個內宦算是職位最低的了,但是鄭和出現,意味著哪一方面的勢力?夏潯忽然覺得,今天這頓飯,恐怕不簡單了。
第468章 情決
“啊,鄭公公!”
夏潯雖刻意掩飾,還是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鄭和微微一笑,說道:“輔國公對皇上一家,有數次救命之恩,娘娘一直銘記心頭。只是如今不比當初,若是娘娘設宴,專為答謝國公,恐在朝野間引起不必要的議論。今日,大殿下偶然對娘娘談起,定國公要宴請輔國公,我受娘娘差遣,借定國公的酒,答謝輔國公。”
“不敢,不敢,這都是臣子份內之事,娘娘厚愛了。”
夏潯滿口答謝,心中已然明白,皇后娘娘這是矚意大皇子的,今日派鄭和來,不是為了答謝什麼救命之恩,顯然是想拉攏自己,為大皇子效力。就算不是為了這個理由,也是提醒自己置身事外,莫為二皇子所用。
眾人紛紛落座,雖然說了今日是家宴,無需分什麼上下尊卑,可是誰又能在朱高熾面前占上首。幾番謙讓之後,還是讓朱高熾坐了上首,夏潯和徐景昌一左一右,依次下去,就是內閣首輔解縉等官員,鄭和自然是屈居末位的,別看他在後世名聲顯赫,在這些朝臣們面前,如今他的品秩顯然是最低的。
朱高熾對夏潯很親切,確實不端架子,不過言語之間,還是透露出了招攬的意思,只是說得比較迂迴隱晦,比如“國公正當壯年,將來還大有作為,可為朝廷立下更大功勳”一類的話,話裡隱隱透著招攬和一旦自己做了太子,便會對他封官許願的意思,但是話說得十分圓滑,就算傳揚出去,也是皇子對朝中股肱重臣的讚許和褒揚,叫人挑不出什麼錯來。
夏潯本來有些緊張的心態不免放鬆下來,朱高熾這樣含蓄,沒有把問題赤裸裸地擺到檯面上來,他就不致於被逼著當場表態了,自也可以用些圓滑的外交辭令來應對。不過鄭和的出現,還是給了他相當大的震撼。
以徐皇后的脾氣秉性,對這個性情沉穩、敦厚老實的長子顯然更偏愛一些,再加上靖難四年間,這對母子在北平同甘共苦,因之更寵愛朱高熾一些,是很正常的。不過皇后把鄭和派來,分明就是代表了她的心意,顯然,她不只是感情上偏愛長子一些,而且在行動上,在爭嫡的立場上,她已經明確站在大兒子一邊了。
夏潯很清楚徐皇后在朱棣心中的位置,徐皇后之於永樂皇帝,猶如馬皇后之於洪武皇帝,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雖然迫於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徐皇后不好明確向皇帝表明自己的立場,朱棣也不可能不考慮皇后的意見。
道衍呢?除了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