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你們都有理,我不摻和了,不摻和了……”
一家人正鬧騰著,門口有人笑道:“喲,輔國公大人府上怎麼這麼熱鬧,有什麼喜事兒呀?”
夏潯抬頭一看,卻是木恩笑眯眯地站在門口。
過了晌午,看看時辰,皇上的午休時間應該快結束了,夏潯便換上公服,乘馬奔皇宮而去。
一大早,木恩就來傳旨:皇上召見,叫他過了晌午去宮裡一趟。夏潯悄悄問過木恩,可惜木恩也不知皇上為了何事,夏潯只好揣著一肚子問號朝宮裡趕去,他估摸著,皇上召見,不是為了建文帝的下落,就是為了大報恩寺建造的進展,所以把這兩方面的資料充分做了個準備。
謹身殿裡,朱棣睡個午覺起來,正在批閱奏章。
手頭這份奏章,是御使彈劾平羌將軍宋晟的,說起來其實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罪名,宋晟遠在西涼為官,坐在都察院的御使老爺們哪知道他在那邊都幹了些甚麼,彈劾的奏章洋洋灑灑幾千字,總結起來其實就四個字:“驕橫自專!”
比如某土人部落叛亂,未請旨而出兵平叛,屠其村寨;比如某官員侵佔屯田,宋晟處之極刑,同樣沒有先請示朝廷什麼的。
朱棣對此不以為然,宋晟遠在西涼,當地土人部落造反,若等他快馬馳報京師,請了聖旨再去平叛,那還來得及麼?再說擅殺官員的事,他孤軍遠鎮西域,若是不能立威,豈能鎮住那些驕兵悍將?朱棣自己就當過邊軍一方統帥,對這些指責自然不屑一顧,提筆便批道:“任人不專則不能成功,況大將統制一邊,寧能盡拘文法?留中不發!”
這份奏章放到一邊,剛剛又拿過一份,朱棣心中一動,忽然又把那份彈劾宋晟的奏章拿了回來,重新翻開。
“不對呀,這也太巧了吧?早不彈劾晚不彈劾,宋晟剛一進京,就有人彈劾他了……”
朱棣想起這兩天得到的一些訊息,嘴角便露出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意:“爭鬥……已經擺到檯面上了麼?”
這時,木恩進殿稟報:“皇上,輔國公奉召來見!”
“宣他進來!”朱棣把那份奏章合上,重重地拍到了一邊。
第466章 推手
“臣楊旭……”
“坐吧!”
“謝皇上!”
夏潯說了一半的話又噎了回去,欠身在木恩搬過來的椅子上坐了,又向朱棣拱手道:“不知皇上召見,可是有什麼事要吩咐臣麼?”
“嗯……”
朱棣的臉色凝重起來,開門見山地道:“近來京中有關立儲的言語傳得很厲害,朕想知道,你對這事,如何看待?”
夏潯微微一怔,隨即說道:“臣也聽到過一些議論,臣覺得,這真應了皇帝不急太監急的老話兒,照理說,皇上還是燕王的時候,大殿下就是世子,皇上如今做了天子,大殿下自然就該是太子了,皇上既不立儲,必定有所考慮,做臣子的只管靜候聖裁也就是了,嚼這舌根子所為何來呀。”
“滑頭,楊旭啊,你很滑頭!”
朱棣用手指點著夏潯,說道:“這殿上沒有旁人,朕既然問你,你就老實答覆,你說,朕這三個兒子,誰該當太子啊!”
夏潯的神情也嚴肅起來:“陛下確有易儲之心?”
朱棣淡淡地道:“朕尚未立儲,何來易儲之說?”
夏潯默然。
朱棣乜了他一眼,問道:“怎麼?你也認為,高熾是世子,如今就該順理成章地做太子?”
夏潯深深吸了口氣,說道:“皇上的心意,臣明白了。皇上英明神武,乾綱獨斷,如果心中已經有了定計,想來也不會問起為臣了。皇上心中,對此很是為難吧?”
朱棣沉默片刻,輕輕嘆道:“不錯,朕不瞞你,這件事,朕心中著實沒了主意。坦白說,高熾這孩子不錯,胸襟廣闊,性情仁厚,有王者之風。靖難四年間,他獨鎮北平,尤其擅長治理政事,朕對他……是很難滿意的,也挑不出什麼錯來。”
這時候,雄才大略的永樂皇帝,也不過是個慈祥的父親而已,說起兒子,滿是驕傲和自豪。他看看夏潯,又道:“楊旭,你知道嗎,朕之所以委決不下,不是因為朕的兒子資質平庸,難以挑出一個可以承繼大統的皇子出來,恰恰相反,是因為朕的兒子都太優秀了,三個皇子各有所長,無一庸碌,所以朕才難以取捨!”
夏潯沒有順水推舟,問甚麼既然皇子個個優秀,那就依照長幼之序立儲的話,朱棣是個精明人,既然他把話說的這麼明白,你再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