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挑選適宜的地點扎營,一邊分析眼前的局勢。
這是吳三桂第一次被委以重任,作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他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離京的時候崇禎皇帝就告訴了他為什麼把隊伍分作兩批,對於軍中確實存在的奸細,吳三桂恨不得把他們的皮扒下來,可惜誰的臉上也沒寫我是奸細四個大字。
在軍中有奸細的情況下如何打好仗,打勝仗,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軍事情報隨時都可能被洩漏,先機盡失,這個起始的劣勢是無法改變的。
第一二五章 吳三桂的用兵之道
坐在士兵搭好的帳篷中,吳三桂翻出隨身攜帶的兵書看起來,在他看來,自己面對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作戰條件惡劣,作戰任務模糊,作戰準備作戰規模都沒有先例,如何籌劃,如何取勝,都需要他認真思索,認真準備。
吳三桂看到《孫臏兵法》中所說的‘所謂善戰者,善剪斷之’的說法,眼前突然一亮,或許這對眼前的情況有一定的幫助,於是他藉著昏黃的燈光仔細的翻閱思考著。
吳三桂把兵書合上,兵書上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善於作戰的人,總是善於分割敵軍,切斷他們相互之間的聯絡,吳三桂也是打過仗的人,有一定的經驗,他回憶以往的戰鬥看看是否暗合這句話,接著又開啟兵書看看孫臏關於這一點的解釋。
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則錙銖而有餘。
人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則數倍不足。
眾者勝乎?則投算而戰耳。
富者勝乎?則量粟而戰耳。
……
敵人眾,能使之分離而不相救也,受敵者不得相知,溝深壘高不得以為固,甲堅兵利不得以為強,士有勇力不得以衛其將,則勝有道矣!
……
吳三桂很好學,明白孫臏話中的意思,‘能分割敵軍,能牽制敵軍,自己的兵力雖然少,但是克敵制勝仍然有餘;如果不能分割敵軍,不能牽制敵軍,自己的兵力雖然多,依然會感到不足,兵多將廣就一定能打勝仗嗎?那隻要雙方各自統計一下兵員數量,就知道誰勝誰負了,還打什麼呢……!
吳三桂收起兵書,沒有絲毫的倦意,他小心翼翼的把兵書放好,然後熄滅燈光準備稍微休息片刻。
突然,吳三桂聽到帳外傳來了一種異常的聲音,似乎是輕緩的腳步聲,又似乎是刻意壓低的呼吸聲,難道……。吳三桂慢慢的抽出隨身攜帶的佩劍,一個箭步衝出帳外。
一個黑影猛地從帳外的暗影處退卻,向一旁的林子跑去。“誰?”吳三桂大喝一聲,持劍追趕。
那黑影行動十分迅速,吳三桂已經快要接近他了,突然覺得那身影有些眼熟,可就是想不起來是誰,他略微遲疑一下,看準目標奮力將手中佩劍擲去。那黑影啊了一聲,猛地向前竄去,消失在夜色中。
吳三桂的喊喝聲驚動了他的親兵,士兵們趕來後仔細的搜尋附近,但是沒有發現任何人影和蹤跡。
吳三桂的佩劍深深扎入一棵大樹上,刺入樹身竟然達到兩寸多,可見吳三桂的膂力如何了。他拔下佩劍,用貼身的絹帕擦拭劍身,同時看著大樹出神,大樹的樹皮創口上留著幾縷布條,低下頭,地上有一塊巴掌大的布片。
這是一片破碎的衣襟,吳三桂可以想象剛才自己奮力一擲,將那人的衣服釘在了樹上,那人掙扎逃脫之下將衣襟弄破了。
“那人是奸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看起來是要對自己不利。”吳三桂將布片放入懷中,思考著該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困境。
天剛矇矇亮,吳三桂接到了崇禎皇帝的旨意,要他兵發滎陽,切斷徐龍星所部的退路。還要派一支人馬去把黃河決口堵上,吳三桂不敢怠慢,下令拔營啟程,向南進發。
一路上可以用哀鴻遍野形如,腐爛的屍體隨處可見,路上很多地方的積水根本無處排放,許多路段的泥水甚至一直沒到膝部。
為了不貽誤戰機,必須克服一路的艱難,儘管第一天只行進了二十里,但是吳三桂仍然覺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走一步,就離滎陽近一步啊!
黃河決口過後,造成的路段塌毀,積水,令士兵們心中多了難以描述的艱辛和苦悶。要知道,這支隊伍是崇禎皇帝親自打造的,軍中多是血氣方剛的好男兒,他們的期望當然是馳騁千里,躍馬沙場,踏著戰鼓的鼓點高歌猛進,那樣才是一個軍人嚮往的生活。
可誰知道粘在盔甲上的不是敵人的鮮血,而是爛泥巴,誰知道馬背上馱著的軍需物資有時候要自己揹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