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詩經》說:“看那淇水彎彎的岸邊,嫩綠的竹子鬱鬱蔥蔥。有 一位文質彬彬的君子,研究學問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修煉自 己如打磨美玉,反覆琢磨。他莊重而開朗,儀表堂堂。這樣的一 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難忘啊!”這裡所說的“如加工骨器, 不斷切磋”,是指做學問的態度;這裡所說的“如打磨美玉,反覆 琢磨”,是指自我修煉的精神;說他“莊重而開朗”,是指他內心 謹慎而有所戒懼;說他“儀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嚴;說“這樣 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難忘啊!”是指由於他品德非常 高尚,達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難以忘懷。 《詩經》說:“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難忘啊!”這是因為君 主貴族們能夠以前代的君王為榜樣,尊重賢人,親近親族,一般 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澤,享受安樂,獲得利益。所以,雖然前代 君王已經去世,但人們還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讀解】

這一段發揮“在止於至善”的經義。首先在於“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應該停在什麼地方,其次才談得上“止於至善”的問題。 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鳥兒尚且知道找一個 棲息的林子,人怎麼可以不知道自己應該落腳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區古來就是人們嚮往而聚 居的地方。 但這還只是身體的“知其所止”,不是經義的所在。經義的所 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於至善”。 要達到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 努力方向,而殊途同歸,最後要實現的,就是透過“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的研修而達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為流芳百 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這當然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英雄主義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 偉大,追求完善。 對於一般讀者,尤其是當今讀者來說,這種要求似乎過於理 想化,過於遠距離了。倒是回過頭來說到“知其所止”,對於我們 來說,仍具有較深的啟發意義。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應該“止”的地方,找準自己 的位置,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天地悠悠,過客匆匆,多 少人隨波逐流,終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當今時代,生活 的誘惑太多,可供的機會太多,更給人們帶來了選擇的困惑。 比如說,在過去的時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 人心態平衡,或許還“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可是,進 入市場經濟時代後,所謂“下海”的機會與誘惑重重地叩擊著人 們的心扉,讀書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所止何 處?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精神的流浪兒無家可歸。 以至於出現了教授賣大餅之類的畸形社會現象。 其實,《大學》本身說得好:“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 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關鍵在於尋找最適合自 身條件,最能揚長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這才是最 最重要的。 這樣一來,教授當然也就不會去賣大餅了!

………………………………………………

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1)無情者不得盡其 辭(2)。大畏民志(3)。此謂知本。 (傳4)

【註釋】

(1)“子曰”句:引自《論語·顏淵》。聽訟,聽訴訟,即審案子。猶人, 與別人一樣。

(2)無情者不得盡其辭: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能夠花言巧 語。

(3)民志:民心,人心。

【譯文】

孔子說:“聽訴訟審理案子,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於使訴訟不再發生。”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敢花言巧語,使人心畏服,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讀解】

這一段以孔子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審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發生,這正如“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道理一樣。

審案和賣藥都只是手段,或 者說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強體質不再生病才是目的, 或者說才是“本”。

說到底,是一個教化與治理的問題,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發,我們才能夠理解《大學》強調以修身為本,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