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間,加之以師旅, 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⑤。”夫 子曬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6);如五六十(7),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 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日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8),願 為小相焉(9)。”
“點!爾何如?”
鼓瑟希(10)鏗爾(11),舍瑟而作(12),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13)。”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14),春風既成,冠者五六人(15),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17),風乎舞雩(18),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9)!”
三子者出,曾皙後。 曾皙日:“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有其志也已矣。”
曰:“夫於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
“唯(20)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註釋】
①曾皙:名點,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②毋吾以也:毋,不 要。這句話是說,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發言.③居;平④比 及:等到。⑤方:方向。知方,明白道理、禮義。(6)方六七十: 每邊長六七十里的地方.(7)如:或者。(8)端章甫:端,古代禮服的 名稱;章甫,古代禮帽的名稱。這裡均用為動詞 (9)相:贊禮人。 即祭祀、會盟時當司儀的人。小相,這裡是自謙的意思。(10)鼓瑟希:鼓, 彈。希,同“稀”,指彈瑟的節奏逐漸稀疏。(11)鏗爾:象聲詞,指彈瑟結 束的最後的聲音。(12)舍瑟而作;舍,放下。作,站起來。(13)撰:述。 (14)莫:同“暮”。(15)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裝穿上(16)冠者:成年 人.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17)沂:水名。在今山 東曲阜縣南。此水有溫泉流入,所以暮春即可沐浴。(18)舞雩: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南,原是魯國祭天求雨的地方,那裡有祭壇和樹木,涼快宜人。(19)與:讚許,同意。(20)唯:語首詞沒有意義。
【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坐在孔子身旁。
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不要因此而拘束。你們平常總是 說;‘沒有人瞭解我!’如果有人瞭解你們,那你們將怎樣 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答道:“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 間,外面受到軍事威脅,裡面發生災害饑荒。讓我來治理它,等 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勇敢而懂得禮義。”孔子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麼樣?”
冉求回答說。“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我來治理它; 等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至於禮樂教化,則有待君子來推 行了。”
“公西赤!你怎麼樣?”
公西赤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什麼,願意學習罷了。宗廟祭 禮的事,或者外交會見的事,我願意穿戴好禮服禮帽做一個小小 的司儀。”
“曾點,你怎麼樣?”
彈瑟的聲音漸漸稀落,鏗的一聲,曾皙放下瑟站起來回答道: “我的想法不同於他們三位講的。”
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各自談談志向罷了。”
曾皙於是說;“暮春時節,穿上春天的服裝,約上五六個成年 人、六七個小孩子,沂水裡洗洗溫泉,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後一 路唱著歌兒回來。”
孔子感嘆說;“我贊成曾點的想法啊!”
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後面。
曾皙問:“他們三位的話怎麼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談志向罷了。”
曾皙說:“那老師為什麼要笑仲由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靠的是禮讓,可是他卻出言不遜,所以笑 他。”
曾皙說:“難道冉求就不是講的治理國家嗎?”
孔子說:“誰說方圓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國家呢?”
曾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