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父母還是兒女,歷來有不同的理解。
【譯文】
孟武伯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做父母的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
【讀解】
乍一看來,孔予的回答真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的味道。人家問 什麼是孝。他卻回答說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 但我們稍加體會,就會發現聖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 回答實際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義,他的意思是說 “你要問什麼是孝嗎,想一想你生病時父母為你擔憂的那種心情 吧!這樣你就會知道怎樣盡孝道了。“ 說穿了,所謂孝不外乎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你只要記得自 己生病時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待父母,這就是 孝。 這種心情,這種幼時躺在病床上望著爸爸媽媽滿懷愛憐地為 自己喂湯喂藥的溫馨體驗,不是時常在我們的腦際紫回,在文學 家的筆端流淌嗎?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 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原文】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 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註釋】
子游:孔子的學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於:就連,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人們所說的孝,往往是指能夠贍養父母。 其實就連狗馬之類都能夠得到人的飼養。如果沒有恭敬之心,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之類有什麼區別呢。
【讀解】
與回答盂撻子和孟武伯父子不同,孔子對學生的問題不再是 含含糊糊地說隱語,而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了。 孝道的根本不在於贍養父母,而在於要有孝心。沒有孝心,僅 僅是無可奈何地盡責任,那所謂的贍養就與飼養家禽牲畜沒有什麼 區別了。 當今社會,經濟發達,吃穿方面的贍養問題日益退居次要地 住,老父老母所期望於子女的,更是心到而已。另一方面,寵貓 寵狗之風盛行,視貓兒狗兒重於先人老子的也大有人在。 如此看來,聖人之論還正有現實意義哩。
………………………………………………
態度不是小問題
【原文】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 曾是以為孝乎?
【註釋】
色難:態度好很難。色,容色態度;難,困難。弟子:與下文“先生”相對,弟子指晚輩,先生指長輩。 饌:吃喝。曾:副詞,竟:難道。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頻悅色的態度 最難能可貴,有事情晚輩出力,有酒萊長輩吃喝,這難道就是孝 了嗎?”
【讀解】
孝心和態度其實是一個問題的裡外兩面。《禮記·祭義篇》說: “孝乎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 容。”,孔子回答子游和子夏的兩段話實際上是同樣的意思。 無論你是否為老人做事,也無論你是否拿好吃的給老人吃,只要 你內心不恭敬,態度不好,臉色難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這 一點,尤其值得我們今天的年輕人注意。
………………………………………………
大智若愚的顏回
【原文】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註釋】
回: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學生 發:發揮
【譯文】
孔子說“我和顏回談論一整天,他從不提反對意貝和疑問, 就像一個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觀察他課後的情況、卻發現他 很能發揮我所講的內容,顏回並不愚笨啊。
【讀解】
有大智慧的人,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表面上看起來很 愚笨,其實卻很聰明。有句俚語說得生動:“面帶豬相,心頭撩亮,’ 可惜顏回沒有照片留下,我們不知道他長得怎麼樣。
《小兒語》告訴我們:“洪鐘無聲,滿瓶不響。”俗話說”滿 罐水不響,半罐水響叮噹,”如果你留意觀察生活中這種現象真 是不少。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課堂上發言最踴躍的不一定是成 績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請的“小聰明”。
《老子》有句名